“煤礦災害預防與應急救援”赴德國培訓團于2003年11月21日在多特蒙德市的魯爾工業區進行了為期21天的培訓、學習和考察。
感受:德國救護志愿者很敬業
培訓團在理論培訓的基礎上,考察參觀了魯爾集團東礦礦山救護大隊。救護隊人數根據礦上的實際情況而定,主要考慮下列因素:井下瓦斯涌出量、涌水量和煤的自然發火期。就東礦而言,救護大隊共有76人,其中隊長1人、副隊長7人,分17個小分隊,每隊4人。除隊長、副隊長外,其余人員均為自愿參加者,系兼職人員,都是本礦礦工或工種技術人員。每個隊員都要經過培訓、測驗,然后進行選拔,合格者發給安全救護員資格證書,取得此合格證書者才有資格參加救護大隊。平時,隊員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并按規定時間參加煤礦安全救護訓練。當井下發生事故或災情時,井下報警裝置將報警信號發送到地面計算機房,計算機直接發短信給每一位隊員,也可發到隊員家中座機電話上,并通知候補隊員。當隊員接到警報后,立即回話,并迅速趕赴礦上集合。要求在警報發出后的15分鐘至17分鐘內,必須有2個小分隊到達出事井場。當災情嚴重,本礦救護隊力量不足時,可向其他礦救護隊求援。
在救護隊員人員構成中有礦工、電工、測量師、地質等專業人員。他們對礦區的井上和井下生產情況非常了解。礦上對救護隊員,每年定期進行培訓和訓練。隊員的基礎培訓工作在礦區進行,小隊長以上領導在集團總部進行培訓,每年進行2次,隊員每年進行5次,基礎培訓內容包括學習規章制度、條規、條例等,方式有看書、答題和操作等。每次培訓后進行考核,考核主要是測體能、技能和自救,測試工作分著裝測試和不著裝測試。無故缺席培訓或經考核不合格者將被除名。
在參觀和學習的同時,大家還興致勃勃地對訓練器材和有關設備、儀器儀表進行了親自操作體驗。我們感到德國煤礦在救護隊員的設備上是舍得投資的,因此,在救護工作中,既保證了救護隊員自身的安全,又能有效地救護受難的礦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救護隊員為自愿和兼職的,但人人都很敬業。在學習中了解到,我方學員對這種制度很感興趣,問起為什么礦工會自愿參加救護隊時,他們的回答是:“當看到自己的工友遇到危險時,你能不去救護嗎?”
對比:我國執法力度有待加強
通過考察和學習,我們感到德國在救護隊伍建設和執法力度方面都值得我國借鑒。
在我國的礦山中,救護隊員全部是專職的。由于體制的改變,國家對救護隊沒有專項撥款,于是許多礦沒有專業救護隊,當有的小礦發生災情,只能向附近礦務局求援。這樣會造成以下不足:一是隊員對該礦井下情況不熟悉;二是不能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有效救助,延誤了時機。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德國的模式,特別是小型煤礦,更應該學習和采用這種方法。
通過對德國煤炭安全生產法律及相關法律的了解,我們認為德國煤礦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制定上是十分嚴謹的。特別應提到的是他們的執法部門,執法嚴格,一絲不茍。在德國,《煤炭安全法》是聯邦憲法中的一部分,各州還有自己的法律法規,形成了完整的法律體系。
與之相比,我國近年加強了煤炭安全生產立法和安全監察立法工作,安全法律體系基本配套,應該也可以杜絕或減少井下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也確實做出了一定成績,事故發生次數在逐年下降,但還遠遠不夠,主要是執法方面,存在著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有法不依。如有些地方煤礦,在開辦煤礦的條件上,不執行有關規定,有的企業根本不具備開礦條件,也能取得相關的開礦證件。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具備開礦生產條件的單位私自開工生產,給安全留下隱患。對大礦來講,由于法規本身上存在一定漏洞,使人們在執行起來有一定的變通性,有時為盲目地追求產量和經濟效益,不按安全規程作業,或存在僥幸心理,從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這方面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
執法不嚴。負責安全管理的執法部門和相關人員及各級煤炭安全生產監察人員,在查處違法問題上,執法不嚴,使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繼續生產,給安全生產留下隱患。
地方保護。因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地方有關部門對事故調查設置障礙,對責任人進行庇護,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和縱容了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
建議:加大執法和處罰力度
在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方面還任重道遠,因此建議:
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下決心對不符合安全生產的煤礦進行整頓,限期治理;對經過整頓治理的煤礦,仍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規定的,強行關閉,不留后患。
加大對因違反安全生產各類法律、法規造成人身傷亡事故的責任人的處罰力度。特別是對煤礦的主要負責人,應取消其礦主資格,不得再從事煤礦生產。對相關責任人,也要嚴肅處理,絕不心慈手軟。特別是對企業負責人,要實行安全生產責任一票否決制。
加強安全法制建設。一方面,對不完善的法律、法規進行修訂,減少有些法律條文的隨意性和人為變通性,使之更加嚴格,無懈可擊。另一方面,增強煤礦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政府依法對企業實施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