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導,安責險市場將迎來全面爆發!
2023年10月30日-31日,時隔6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并明確提出,金融業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11月,全國各地金融監管局,開始檢查安責險事故預防開展情況:未開展服務的保險公司,要求限期整改,開展事故預防服務。個別地區保險公司受到安責險短期停業的處罰。
2024年1月4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舉行“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新聞發布會,安責險事故預防服務督查,進入各地金融監管局年度工作計劃。
這一系列信號的背后:
都預示著安責險作為第一個強制為保險標的開展“風險減量”的險種已經迎來“全面爆發”!
事故預防服務是保險經紀高質量發展的支點
按照《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規范》(AQ9010-2019),保險經紀公司可以受托保險公司,開展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規范。
在安責險投保強制執法逐步到位的大背景下,風險減量服務的落實、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企業整體安全風險的評估能力和管控現狀將大幅改觀,保險理賠責任認定證據鏈趨向清晰,企業保險面臨指數級增長的發展藍海。
保險經紀公司通過事故預防服務,可以為企業客戶提供風險辨識與評估、風險管理與控制,風險轉移等“一站式”風險管理服務。
但是,就現狀來講,保險經紀公司面臨“突出問題”:一是發展理念存在偏差。一些機構不重視保險中介專業顧問和風險管理核心價值,依然單純強調規模、速度和市場份額,輕視合規、消費者權益和社會效益。二是發展模式依舊粗放。三是發展能力不強,主體類型主要還是資源型、依附型甚至通道型機構。
“鼓勵保險中介服務實體經濟,提高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發揮保險中介作為全社會‘風險管理專家’的優勢,支持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產業。”(2023年6月,保險中介高質量發展大會,原銀保監會中介部張領偉語)
▲圖源 2023保險中介高質量發展大會
保險經紀公司轉型,不僅是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是應對國際競爭的需要。
2023年11月召開的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在主題演講中提到,我國近年來已全國取消銀行保險領域外資持股比例,全球最大的40家保險公司近半數進入中國。當天,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關于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經營保險經紀業務的批復》和《關于安顧方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經營保險經紀業務的批復》,批準兩家外資保險經紀公司開展保險經紀業務。
外資保險經紀公司服務范圍廣,專業性強。國際保險經紀機構不僅從事方案設計、保險詢價、保險安排等一般性的保險經紀服務,而且能夠為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咨詢等高附加值的服務。保險經紀機構擁有一批保險和其他行業的專家,根據客戶對風險保障的需求,提供專業顧問服務。
保險經紀公司開展事故預防服務的困難和挑戰
1、困難與挑戰
2、原因分析
(1)行政調控效能發揮到極致,市場化機制正在形成中。中國安全生產領域事故多發的原因,在于安全管理領域“行政調控”力度有余和“市場調控”長期缺位的矛盾;政策性的力量強而市場性的力量弱,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矛盾。當前安全生產“行政化手段”已經發揮到極致,然而“市場化手段”正在創建中!
如果只憑借政府的“強監管、強督導”的執法行為來驅動安全生產管理,那么將不可避免的發生“形式安全、“紙面安全、口號安全、兩層皮”等一系列矯枉過正問題。
“加大安全生產責任險統籌推進力度,健全行業主管部門、專業服務機構、保險機構參與保險服務機制,運用好社會資源和經濟手段發揮安責險的事前預防與事后保障功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2)保險與安全跨界融合,面臨信息壁壘和人才短缺。
保險機構中,精通行業安全的專業人才隊伍普遍匱乏,對行業風險減量管理缺少數據積累、深入研究和專業技術積累。對預防服務全過程的有效管理能力較弱,尚未建立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規范,缺少服務過程監測、績效評價、回溯分析機制,特別是數字化程度偏低,所以很難有效把控服務質量,也難以持續改進提升。
投保企業對預防服務不了解或不配合。有的投保企業不知道自己享有預防服務的權利;有的企業只是為了完成法定的投保要求,或認為保險就是賠償,對預防服務的好處沒有認知和感受;有的企業認為保險公司是代表政府進行檢查,擔心被監管部門獲知隱患信息;有的企業不相信保險公司開展預防服務的專業能力,認為服務過程干擾正常生產經營;有的企業擔心接受服務會泄露生產技術秘密。
第三方安全服務機構不懂保險業務,保險機構不懂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加上事故預防費用有限,傳統服務模式,形式化事故預防。
保險行業和第三方安全服務行業需要跨越多個學科和領域:安全工程學、保險學、風險管理學以及產業互聯網所需的計算機、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基礎學科,“事故預防服務”落地過程中還要跨越八大高危以及39個工業門類191個各類行業。所以安全生產是一個盤根錯節、紛繁冗雜的系統性領域,需要更精細化的專業社會分工,尤其是保險行業和安全行業的充分深度鏈接。然而這兩個行業在現實中卻有著巨大的天然鴻溝,他們的職業屬性分屬于業務導向和技術導向,他們的學科屬性也是有著巨大的天然鴻溝,他們之間的跨界合作開始變得無比重要,如何將他們無縫鏈接也成了一個現實難題。
安環家平臺模式解決方案
1、推動培育“以服務論英雄”的競爭導向,建立安責險市場規范運行的保障機制
(1)建立服務機構、人員和服務過程的標準規范并推動標準落地應用。以團體標準或行業標準等形式,制定發布《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技術服務從業機構和人員能力評價規范》;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規范》(AQ 9010—2019)的基礎上,進一步按照行業或服務項目分類, 以行業標準、部門文件或團體標準等形式,對預防服務的全過程明確細化有關要求,包括服務內容、服務流程、質量管理、費用管理等,形成能夠具體指導 保險公司、服務機構和人員開展預防服務的實用文件成果,引導提高預防服務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2)在產品建設方面,實行統一的安責險基礎條款,發布純風險損失率,以指導市場定價,避免惡意低價競爭和“假冒偽劣”的安責險產品。
(3)在政府監管方面,強化完善配套的激勵約束手段,有關政府監管部門可通過依法采取監管談話、限期整改、通報批評、納入安全生產誠信管理體系等監管措施,對保險公司在經營安責險業務和開展事故預防服務中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處理。
(4)在制度建設方面。深入實施安責險第三方評估公示制度,制定印發配套文件,細化評估標準,深化評估結果應用,推動投保企業積極采信評估結果,提升保險公司開展預防服務的動力。
(5)工具支撐方面。加快建設全國聯網的安責險信息監管系統,對所有承保安責險的保險機構開展預防服務的情況盡快實現在線監測,全過程加強對安責險實施情況的實時動態監管。
(6)在組織實施方面。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建立安責險市場協商機制和自律組織,支持引導相關社會組織協同保險機構、投保企業,加強對安責險事故預防服務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約束,建立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加強對企業的宣傳,充分發揮工會、企業代表性組織的監督力量,推動廣大企業知曉并維護好自身享有的預防服務的合法權益。
2、利用三方互聯網平臺,實現安全與保險跨界融合,實現大數據治理
(1)建立安責險數據治理機制。依法依規促進安責險數據高效共享和有序開發利用,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成立三方工作平臺,連接應急管理部等有關政府部門和相關主要保險公司,建立安責險數據治理三方機制。在三方機制框架下,基于全國安責險信息管理系統、保險公司業務系統等主要的安責險數據基礎設施,推動實現各方對安責險數據的共建共享,為政府監管部門實現精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提供數據支持;為保險公司優化產品設計、精準厘定費率和有效實現風險減量提供數據服務;為有關各方提供信息查詢、政策宣傳、文件解讀等公共服務。
(2)保險機構通過三方平臺開展風險減量服務。解決保險機構在選擇第三方服務力量時,普遍存在找機構難、找人難的問題,通過配套的評價標準、供需對接機制、人才培養體系、行業治理機制等,有效滿足保險機構開展預防服務的需求。
(3)三方平臺為保險公司進行線上商機引流和保險產品推廣。“科技+保險公司”,精準獲客,解決財產保險公司企業客戶稀缺和轉化率低的問題;
(4)三方平臺,通過產品和工具研發創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找到保險機構防災減損和企業安全管理的最小公倍數,解決最后0.5公里難題,以新技術和新模式驅動服務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時,對投保企業精準施策和服務,提高預防資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實現服務效果的可視化的有效提升;
(5)第三方安全技術服務機構,通過三方平臺的數字化系統賦能,實現安全與保險的跨界。實現安全與職業衛生、環保、消防業務的跨界,多重盈利,把安責險事故預防的“項目訂單”轉化為多重盈利的“獲客”,最大程度解決事故預防費用預算不足的問題。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提高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安全專家的服務積極性。
安責險的推出是歷史的選擇,時代的選擇!同樣,“安環家 安責險事故預防業務交易(支撐)云平臺”也是迎合時代而產生,一切為了事故預防服務高質量落地而打造!
目前, 安環家平臺已經全面開花結果,中國頭部保險公司相繼簽約,千余家第三方安全服務商和10萬名安全風險管理師競相入駐!
2024年是風險減量、安責險事故預防將全面爆發,相信通過與安環家的全面合作,一定能夠牢牢抓住這個重大歷史機遇,實現自身的華麗轉身和彎道超車,真正屹立于市場風口再創一個財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