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環家平臺”正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天氣的高溫雖開始退去,安環家平臺的高溫卻正在高漲。近日,“安環家平臺”以其獨特的價值使命被人民日報民生周刊獨家報道!
9月18日出版的總第395期《民生周刊》雜志獨家篇幅報道,解讀安環家平臺如何以獨特的行業優勢致力于解決安全生產“最后0.5公里”難題。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報道安環家
作為人民日報旗下國內唯一關注民生領域的周刊,《民生周刊》是每年指定上全國“兩會”的少數期刊,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民生周刊》近年來重磅報道了諸多民生重大事件,此次關注并報道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行業,系雜志首次。
▲人民日報民生周刊封面
此次《民生周刊》對安環家的獨家報道,既是安全風險管理行業不斷受到關注的重要事件,也是安環家平臺價值使命日趨受到社會認可的重要標志。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報道安環家(部分內容)
▲民生周刊雜志刊登安環家報道
安全生產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受益者。安環家以此警醒自己、告誡同行,也終身踐行此一理念。
作為一家從河南成長起來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安環家的主體公司——河南鑫安利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與安全風險管理行業同年誕生,并在長達20年的行業耕耘中,經歷了行業從無到有,看到了行業的風雨浮沉,無論遇到怎樣的波折,堅持與時代同頻、堅持做行業尖端技術研發,是鑫安利始終不渝的初衷。
面對互聯網+、工業物聯和大數據、云計算的廣泛應用,鑫安利從未落下向前奔跑的腳步。依托安環家風險管理研究院的12名博士,堅持自主研發,先后取得91項國家技術發明專利,其中核心發明專利6項,引領了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鑫安利也因為堅持知識和科技的應用,獲得了社會和行業的充分肯定,成為行業內第一家掛牌上市的公司、擁有第一個行業內的博士后工作站、收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等榮譽。
20年的行業積淀,鑫安利形成了84個細分行業、12余萬家工礦商貿企業的設備設施、工藝節點、作業活動、周邊環境等各類風險底層數據庫,安全生產風險數據類型超過31萬,企業隱患數據總數216萬,填補了國內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底層數據的空白。
安環家平臺旨在深度鏈接保險公司和第三方安全服務機構:一方面,幫助保險公司切實履行“防災防損”和“風險減量”職責,強力助推安責險事故預防業務高效落地;另一方面,全面激活安全技術服務機構這支龐大的專業力量,使之從“安全技術咨詢服務機構”真正轉向“全生命周期安全風險管理機構”,最終構建社會化安全機制共同壓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解決安全生產最后0.5公里難題。雖是老兵,壯心不已。解決安全生產“最后0.5公里”難題,這是安全風險管理行業“老兵”鑫安利集團義不容辭的行業責任,也是安環家20年為之持續奮斗的使命價值!
(請在好友對話框回復“安責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