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質安全化原理,要消除生產設備的危險和有害因素,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 消除潛在危險的原則
這一原理的實質是面向科學技術進步,在工藝流程中和生產設備上設置安全防護裝置,增加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即使人的不安全行為(如違章作業或誤操作)已發生,或者設備的某個零部件發生了故障,也會由于安全裝置的作用(如自動保險和失效保護裝置等的作用)而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
2. 減弱原則
當危險和有害因素無法根除時,應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到人們可接受的水平。如依靠個體防護降低吸入塵毒數量;以低毒物質代替高毒物質等。
3. 距離防護的原則
生產中的危險因素對人體的傷害往往與距離有關,依照距離危險因素越遠,事故的傷害越減弱的道理,采取安全距離防護是很有效的。如對觸電的防護、放射性或電離輻射的防護,都可以用距離防護的原理來減弱危險因素對人體的危害。
4. 防止接近原則
使人不能落入危險、有害因素作用區域。或防止危險、有害因素進入人的操作區域。如采用安全柵欄,沖壓設備采用雙手按鈕等。
5. 時間防護原則
使人處于危險和有害因素作用環境中的時間縮短到安全限度之內。如對體力勞動和嚴重有毒有害作業實行縮短工時制度。
6.屏蔽和隔離原則
屏蔽原理即在危險因素的作用范圍內設置障礙,同操作人員隔離開來,避免危險因素對人的傷害。如轉運、傳動機械的防護罩、放射線的鉛板屏蔽等。
7.堅固原則
這個原理地以安全為目的,提高安全系統數,尤其在設備設計時更要充分運用這一原理,例如起重設備的鋼絲繩、堅固性防爆電機外殼等。
8. 設置薄弱環節原則
這個原理與堅固原理恰巧相反,是利用薄弱的元件,在設備上設置薄弱環節,在危險因素未達到極限值以前,已預先將薄弱元件破壞,使危險終止。例如電氣設備上的保險絲,鍋爐、壓力容器上的安全閥等。
9. 閉鎖原則
閉鎖原理就是以某種方法使一些元件強制發生互相作用,以保證安全操作。如載人或載物的升降機,其安全門不關上就不能合閘開啟,高壓配電屏的網門,當合閘送電后就自動鎖上,維修時只有拉閘停電后網門才能打開,以防觸電。
10.取代操作人員的原則
在不能用其他辦法消除危險因素的條件下,為擺脫危險因素對操作人員的傷害,可用機器人或自動控制裝置代替人工操作。
11.禁止、警告和報警原則
這是以人為目標,對危險部位給人以文字、聲音、顏色、光等信息,提醒人們注意安全。例如設置警告牌,寫上:“此處危險,不準進入”、“高壓危險,禁止靠近”等等,車間起重設備運行時,用鈴聲提醒人們;使用安全儀表,不同顏色的信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