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生產技術和交通工具的發展,噪聲污染日益嚴重,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噪聲除了特異性的引起聽覺系統損傷外,還影響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噪聲可導致心率變化、心肌結構損傷、心電圖異常等,甚至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冠心病。本文就噪聲對心臟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作一綜述。
????一、噪聲對心臟的影響
????1 噪聲對心率(HR)的影響:對于噪聲暴露后HR如何變化國內外至今無一致看法,但以HR加快為主要觀點。Ptetrson等嚴格控制了各種因素,將猴子連續6個月暴露于Leq·24h=85dB的噪聲環境中,結果發現,暴露組的HR增加了9%,而對照組的HR減少了1%;而且在接觸噪聲的初期,HR增加較多,噪聲停止后,HR逐漸減慢,但是快于暴露前。Saha等采用流行病學方法觀察了熱電廠工人暴露于噪聲(90~113dB)環境后HR等的變化。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各個工齡段HR都明顯加快,工齡<10年組及10~20年組的HR與對照組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工齡>20年組的HR介于前兩組之間。HR加快可能是升高的腎上腺素(E)、去甲腎上腺素(NE)作用于心臟的β1腎上腺素受體引起的。但Regecova等研究發現,長期暴露于噪聲的兒童HR減慢,可能是由于接觸噪聲后,外周血管張力增大,激活了壓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HR下降。也有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短期噪聲暴露,剛開始HR加快,隨著暴露時間延長,HR逐漸減慢,噪聲停止后,HR又恢復到正常水平,提示了HR變化的適應性過程。
????2 噪聲對心電圖的影響:噪聲暴露后,心電圖的異常主要表現為竇性HR失常、傳導阻滯和ST改變、T波改變等,常有心肌缺血的表現。唱斗等發現,心電圖異常改變和接噪(穩態噪聲)時間有很大關系。工齡<15年噪聲組中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不齊、束支傳導阻滯的檢出率高于對照組;而工齡>15年噪聲組中竇性心動過緩、QRS時間延長、ST段改變、Q-T間期延長的檢出率高于對照組。可能是由于噪聲暴露后,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心肌的興奮性和傳導性改變,在整體水平上表現為心電圖異常。有報道,以紡織廠伴有聽力損失的女工為觀察組,以聽力正常的紡織廠女工為對照組a,百貨商場的女職員為對照組b,這3組年齡、工齡構成類似,均無心血管疾病史和家族史。研究發現,觀察組的心電圖異常率高于對照組b,但明顯低于對照組a,提示噪聲可引起心電圖改變,而且聽力損傷后機體對噪聲的感應性可能下降;觀察組和對照組a心電圖異常檢出率低工齡段較高。有許多調查都顯示了當接噪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心電圖異常率降低。可能是因為噪聲對心電圖的影響屬于功能性的,具有可逆性或適應性。
????3 噪聲對心臟泵功能的影響:長期噪聲暴露也影響心臟泵功能,導致前負荷——左室舒張末壓(LVEDP)增大、后負荷——平均壓升高,收縮性能降低。Andren等研究顯示,健康成人暴露于85、95dB(A)噪聲后每搏輸出量減少,95 dB(A)時的心輸出量明顯降低、總外周阻力升高。王生等觀察了高頻(2000·6000Hz)和低頻(125~500Hz)連續穩態噪聲[(100±2)dB(A),每天4h,每周6d]暴露對大鼠心臟功能的影響。結果發現較高強度的高頻和低頻噪聲對心臟功能的影響類似。暴露早期(4~8周),以及收縮功能增強,為大鼠左心室內壓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內壓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室收縮末壓(LVESP)升高和SVEDP降低;而暴露12~20周后,心臟收縮功能受抑制,大鼠dp/dtmax下降、LVESP下降而LVEDP增加。其原因可能是暴露早期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興奮,釋放的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