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與工作環境的職業危害密切相關,職業健康風險正比于作業時間與暴露程度。個體防護就是為了降低職業健康風險,減少人們暴露于職業健康危害的程度而采取的技術措施。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研究的深入,會有新的職業危害和職業病顯露出來。因此,任何作業環境所謂“安全與健康”的狀況都是相對而言的,只要作業人員暴露于作業環境中,就有接觸職業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就需要進行個體防護。通常,人們將“個體防護”視為安全生產的最后一道防線,但對于職業健康而言,個體防護是常設的防線。
一、個體防護的重要性
職業健康要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方針,為此,人們往往重視職業危害源頭的預防。源頭預防的有效辦法之一是對作業現場的有毒有害因素進行監測,采取工程技術措施對作業危害因素進行控制;譬如用有毒有害物質替代、變更工藝、隔離、通風等。源頭監測與控制固然重要,但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在下列情況下,個體防護凸現其重要性:
1)某些作業環境的危害因素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不能通過工程技術措施控制,只能采取個體防護措施;
2)盡管采取了工程技術措施,但危害因素或多或少存在,其危害具有累積性的效應;
3)危害發生源不明確,難以采取工程技術措施;
4)危害因素的危害機理尚不明了,工程技術措施控制效果不清;
5)危害因素是流動、散發或偶然發生的,采取工程技術措施有困難;
6)多種職業危害因素同時產生而不可能采取多種工程技術措施;
7)從經濟投入和控制效果考慮,采取個體防護措施是合適的。
我們熟悉的很多作業因上述原因而必須依賴于個體防護措施:
1)電焊作業
電焊作業主要職業危害是電弧光、粉塵、有害氣體、高溫、高頻電磁場等。焊接時,電弧放電產生40000C一60000C高溫,在熔化焊條和焊件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煙塵,其成分主要為氧化鐵、氧化錳、二氧化硅、硅酸鹽等,煙塵粒彌漫于作業環境中,極易被吸入肺內。長期吸入則會造成肺組織纖維性病變,即稱為電焊工塵肺,而且常伴隨錳中毒、氟中毒和金屬煙霧熱等并發病。同時在焊接電弧所產生的高溫和強紫外線作用下,弧區周圍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
電焊作業最為突出的是電弧光輻射的危害。焊接產生的電弧光主要包括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紫外線可引起眼結膜炎(電光性眼炎),主要表現為患者眼痛、羞明、流淚、眼瞼紅腫痙攣。皮膚受紫外線照射后可出現界限明顯的水腫性紅斑,嚴重時可出現水泡、滲出液和浮腫,并有明顯的燒灼感。
為防止焊接時產生的有毒氣體和粉塵的危害,作業人員必須使用相應的防護眼鏡、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護服、絕緣鞋,決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風條件差的封閉容器內工作,還要佩戴使用有送風性能的防護頭盔。
2)噪聲作業
噪聲主要損害聽覺。噪聲在95dB(A)以上,對聽力的影響比較嚴重。140dB(A)的噪聲,在短期內即可造成永久性聽力喪失。噪聲的頻率對于噪聲危害程度的影響很大,高頻噪聲較低頻噪聲的危害更大。
生產性噪聲大體可分為三類:空氣動力性噪聲,如各種風機噪聲、空氣壓縮機噪聲、燃氣輪機噪聲、高壓排氣鍋爐放空時產生的噪聲;機械性噪聲,如紡布機噪聲,球磨機噪聲、剪板機噪聲、機床噪聲等;電磁性噪聲,如發電機噪聲、變壓器噪聲等。長時間接觸高聲級噪聲,除引起職業性耳聾外,還可引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癥
佩戴個人防聲用具可以減緩噪聲對聽力的損害;個體對噪聲的感覺,影響聽力損失的程度和發病機率。目前廣泛使用的防聲耳塞、耳罩具有一定的防聲效果。根據耳道大小選擇合適的耳塞,隔聲效果可達30~40dB,對高頻噪聲的阻隔效果更好。
3)振動作業
振動是指一種運動狀態隨時間在位移的極大值和極小值之間交替變化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運轉、撞擊或運輸工具行駛等產生的振動稱為生產性振動。生產過程中經常接觸的振動源有:
(1)風動工具,如鉚釘機、鑿巖機、風鏟、搗固機、風鉆等。
(2)電動工具,如電鋸、電鉆、沖擊鉆、砂輪、電錘等。
(3)運輸工具,如蒸汽機車、內燃機車、汽車、飛機、摩托車等。
(4)農業機械,如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等。
在生產過程中,一些工種所受的振動以局部振動為主,一些工種所受的振動以全身振動為主,有些工種作業同時受兩種振動的作用。局部振動是生產中最常見和危害性較大的振動。按振動作用于人體的方式,可將其分為局部振動和全身振動。
振動病是長期接觸強烈振動引起的,以肢端血管痙攣、上肢骨及關節骨質改變和周圍神經末梢感覺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振動病的主要表現為:手痛,夜間安靜時加重;手指麻木、僵硬、走蟻感;振動感覺和痛覺障礙。另外還可出現四肢無力、關節痛、頭痛、易疲勞、耳鳴、記憶力減退、入睡困難等癥狀。
對于局部振動,如風動工具、電動工具的振動,使用減振手套可減輕危害。
4)高溫作業
高溫作業系指工業企業和服務行業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當室外實際達到本地區夏季室外通風設計計算溫度的氣溫時,其工作地點氣溫高于室外氣溫2℃或2℃以上的作業。
多數高溫作業屬于高溫、強熱輻射作業,如冶金、鑄造、陶瓷燒制、玻璃制造、火力發電、磚瓦燒制,夏季露天作業如裝卸、基建、田間勞動、行軍等。高溫、高濕作業有印染、洗衣、紡織、造紙、酸洗、電鍍、屠宰等作業,其雖無強烈熱輻射,但生產過程中放散出大量熱蒸汽,再加上太陽輻射、機械轉動發熱及人體散熱,可形成作業環境內較高的溫度和濕度。另外,在深井煤礦中,由于煤層產熱、空氣的壓縮熱以及水分的蒸發,也屬于高溫、高濕作業。
在高溫、高濕或強輻射氣象條件下發生經常會發生中暑,中暑是以體溫調節障礙為主的急性疾病。按發病機理,中暑可分為四種類型,即熱射病、熱痙攣、日射病和熱衰竭。通常的中暑一般為以上四種類型的綜合征。
高溫作業應加強個體防護工作,及時供給隔熱服、工作帽、防護眼鏡、隔熱面罩、隔熱靴等。應按不同作業需要設計工作服,做到結實、耐熱、散熱、寬松而便于操作。
5)電磁輻射作業
電磁輻射問題近幾年在國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國際上把它稱為是繼水污染、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以后的第四大污染源。目前,普遍認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作用就是致熱作用和非致熱作用。電磁輻射包括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電離輻射作用在機體分子里面可以把有機分子正負電荷給拉開,然后就會產生不可恢復的器質性病變。電離輻射在工業、農業、醫療衛生、科研等各個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如工業上應用射線對輪胎進行測厚、農業上土豆受到輻照后不會發芽等,射線也為疾病的診斷或治療提供了更為準確可靠的手段。用于疾病診斷的有X光機、CT機,用于疾病治療的有Co60放射治療、伽瑪刀、心血管介入治療等。
非電離輻射就是一般講的無線電類的輻射,它的量子攜帶能量很小,不足以把分子正負電荷分開,在去掉外部作用場或者在場強低的情況下還可以恢復到有機分子。
電腦輻射有三鐘輻射量包括靜電、射頻輻射、X射線。
通常受到電磁輻射的人都會感覺到頭痛、頭昏、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體征變化也可能有脫發、掉發的情況,眼睛通常會發澀、發干、大強度的輻射會導致白內障。血象上還會有一些變化,比如血壓時高時低,白血球有時候也發生白血球有時候也發生過高的現象,另外檢查心電圖還可能發現心悸、心律不齊的癥狀。
電磁輻射作業場所要加強防輻射的意識。如孕婦穿上防輻射肚兜、防輻射裙等是有益的。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最好使用防輻射護膚霜。
6)致癌性物質作業
目前已公認的職業致癌物有以下19種:4-氨基聯苯、砷及砷化物、石棉、苯、聯苯胺、氯萘丫嗪、二(氯甲基)醚和氯甲基醚、1·(2-氯乙基)-3-(4-甲基環己基)-1-亞硝基脲、6價鉻化合物、煤的氣化、煤焦油瀝青、煤焦油類、未處理或輕度處理礦物油、2-萘胺、鎳和鎳化合物、頁巖油、煤煙、含石棉狀纖維的滑石、氯乙烯。
在工業化國家,大約9%的男性惡性腫瘤是因為在工作場所暴露于致癌物所致,對于婦女這數字要低一些。大約50歲的年齡發病率的水平是明顯的。
致癌性物質作業場所要加強個人防護,生產時注意規范操作,生產后換下工作服,洗淋浴。不把工作服帶回家中。
7)化學品危害作業
生產性毒物中化學品居多,除化工企業外,冶金、服裝、輕工、機械制造、航天航空、電子電器、廣告宣傳、交通運輸、醫療衛生、郵電、倉庫、木材加工,建筑和包裝等都生產或使用化學品。如很多部門都使用膠粘劑、涂料、有機溶劑等。化學品危害主要是皮膚損害、刺激作用、窒息、肺部疾患、胃腸功能失調、神經系統影響、生殖毒性、肝臟損害、心血管損害、造血系統損害及致癌性。目前較為多見的有一氧化碳、苯、正己烷、三氯乙烯中毒等。
在很多中小企業如制鞋、箱包、儀表等作業場所,工藝落后、手工作業居多,使用有機膠粘劑或有機溶劑清洗,通風防毒措施不當,甚至沒有通風防毒措施,有毒有害物質散發嚴重。作業者除了加強個體防護還別無他法。
二、個體防護用品的有效性
職業健康對于個體防護用品具有相當的依賴性,因此,個體防護用品的有效性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當使用的個體防護用品無效或失效,而又未被察覺時,職業健康的風險就會急劇增大。為防止個體防護用品使用不當及發生錯誤的事發生,在決定個體防護方案時,必須做到: 1)在選擇個體防護用品前,要了解危害的性質,如有毒有害物質的類型及濃度; 2)要了解個體防護用品的性能數據,知道個體防護用品對具體的危害的防御能力; 3)要了解暴露于危害中的可以接受的水平,個體防護用品使用的時間和類型要適合不同的職業接觸限值要求;
4)對個體防護用品的使用條件及應用情況進行監視。需要使用個體防護的工人,要進行培訓。
如對呼吸器具的選用,就應了解過濾式(凈化式)和隔絕式(供氣式)兩種類型呼吸器具的使用區別:
1)過濾式呼吸器分為過濾式防塵呼吸器和過濾式防毒呼吸器。前者通常稱為防塵口罩和防塵面具,主要用于防止粒徑小于5μ的呼吸性粉塵經呼吸道吸入產生危害,只能在不缺氧的勞動環境(即環境空氣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使用。后者用以防止有毒氣體、蒸氣、煙霧等經呼吸道吸入產生危害,通常稱為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目前使用的主要是自吸式防毒呼吸器,只適合于低濃度毒污染環境使用。過濾式呼吸器一般不能用于罐、槽等密閉狹小容器中作業人員的防護。
2)隔離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與污染環境隔離,按供氣形式分為自給式和長管式兩種類型。自給式呼吸器自備氣源,屬攜帶型,根據氣源的不同又分為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和化學氧呼吸器;長管式呼吸器又稱長管面具,得借助肺力或機械動力經氣管引入清潔空氣,可在缺氧、塵毒嚴重污染、情況不明的有生命危險的作業場所使用,一般不受環境條件限制。
當作出了使用個體防護用品的決定并選定護品的類型后,為了正確的使用,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 佩戴合適 為保證完全的保護,佩戴合適是一項必須的要求。有些個體防護用品的設計及尺寸僅局限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不同種族其臉型也有差別。佩戴不合適,個體防護用品的屏蔽和隔絕的效果就大大降低。
2) 使用期限 超過使用期限的個體防護用品會因材質老化、吸附穿透、應力腐蝕等而失去保護作用。必須注意個體防護用品的使用期限,防止形式上的使用。使用期限最好有警告顯示。
3) 可接受程度
個體防護用品輕便、舒適、美觀,作業人員就愿意使用。由于笨重、束縛、刺激等原因,作業人員要不時地活動個體防護用品,不但影響工作,也達不到個體防護的效果。
4) 保養 要經常對個體防護用品進行清潔、檢查和維護,使其隨時處于可用狀態。 三、結語
盡管個體防護對于職業健康非常重要,但它畢竟是被動的防護措施。職業健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消除和控制職業危害要靠制度、管理、文化、工程、技術等諸方面的協同作用。要加強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的責任感,要明確個體防護是職業健康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