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0日上午約7時50分,重慶市發生一起在生產過程中因違章作業而產生的四氫噻吩中毒事故,其中學生47人,成人43人,相繼發生不同程度中毒,現將調查及處理情況報告如下。
1現場情況
1.1永川市大南初中位于永川市南大街辦事處麻柳3社,距城區3公里,距學校南邊約300米處是天然氣公司儲氣站,在儲氣站及學校周圍皆為農戶,近幾天,天然氣公司為防漏檢查,向天然氣內加入臭劑(四氫噻吩)。在存放四氫噻吩的房間內因儲藏鐵桶產生泄漏和在將四氫噻吩加入天然氣過程中因出現灑漏,使四氫噻吩氣體向周圍彌散,因其濃度較高而導致周圍人群中毒。事件發生后,重慶市疾病控制中心對氣站作業現場進行了現場有毒物質檢測,用質譜進行組分分析,證實在現場及周圍環境中存在2,3二氫噻吩、3-乙基噻吩、四氫噻吩和N-N-二甲基硫脲等物質。
1. 2中毒經過
2004年2月20日上午約7時50分,永川大南中學學生正在上早讀課時,部份學生嗅到陣陣臭氣。約9時許,臭氣明顯加重,部份學生出現昏倒,學校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對學生進行了緊急疏散。緊接著,周圍農民也不斷出現頭昏等癥狀,在當地政府的組織下,分別把病人送入重慶市第二人民醫院、永川市人民醫院和永川市中醫院。在本次事故中產生不同程度中毒癥狀的人員有90人,其中學生47人,周圍農民43人。其中27人因癥狀較重收入住院治療,其他病人經門診對癥處理后返家。返家人群中又有四人第二次到醫院復診,經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
2 臨床資料
在本組病例中,發病年齡3-72歲,其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90例四氫噻吩中毒的全部病例都有頭昏,乏力,惡心等癥狀。少數病人出現嘔吐,3例出現呼吸困難和紫紺,一例血壓增高(過去有高血壓史),一例出現約6-7小時的輕微腹痛,有一例3歲小孩出現發燒,體溫38.8oc。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及腎功能正常,肝功能檢查正常,心電圖檢查正常,腦電圖檢查有兩例患者出現以慢波增多為主的輕到中度異常,胸部透視及胸部照片檢查正常。
治療經過
90例患者系陸續來到醫院,大部分病人經門診對癥處理后好轉返家,門診一般使用天麻素片,維生素C等藥物。有27例患者因癥狀較明顯而收入住院觀察,入院后立即吸氧,靜脈給予能量合劑和激素。有原發疾病的高血壓適當給予降壓藥進行治療,經治療3-5天后,癥狀消失而全部痊愈出院。未留下后遺癥。
3 善后處理
事故發生后,在轄區政府的領導下,衛生、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能積極參加突發性事件的處理工作。公安、環保等部門對事故現場的剩余化學品進行封存,對泄漏到地面上的四氫噻吩液體進行表層清除,清除物進行集中統一處理。對清除后的地面水泥三合土進行封閉覆蓋。處理后的現場經環境檢測分析,未檢出相應毒物。對肇事單位進行了行政處罰,并承擔中毒所有患者的醫療救治費用。
4 討論
4.1本次中毒事件中,中毒人數多,但癥狀不是很重。接觸毒物時間為半小時到3小時不等。沒有出現十分嚴重的中毒患者,但中毒原因清楚,系群體發病,在現場檢出以噻吩類物質為主的化合物。所以,診斷為噻吩類化學物質中毒的診斷可以成立。在職業病診斷標準和以往的文獻報導中沒有見到有相同內容的資料,故我們認為,本組病例可診斷為噻吩類化學物質中毒反應。
4.2 四氫噻吩是一種含硫飽和雜環化合物,分子量88.1,系一種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不易被空氣氧化,相對密度為1.000,溶點為-96oc,沸點為119 oC, 不溶于水,能與乙醇、乙醚、丙酮、苯混溶。在國際上發達國家中廣泛使用為燃氣氣味添加劑,俗稱“加臭劑”,在成品中四氫噻吩的含量為98%。本品有麻醉作用,小鼠吸入蒸汽2小時的LD50為27g/M3。中毒時呈興奮狀態,表現為共濟失調,麻醉,最后死亡。慢性中毒實驗小鼠行為異常,體重增長停滯和肝功能改變。
4.3四氫噻吩作為一種加臭劑,國內已經廣泛使用。但引起中毒在國內尚未見報導。本組病例因泄漏的四氫噻吩量不是太大,空氣中的有毒物質濃度不是太高,所以中毒者癥狀相對不是太重。經及時積極處理后癥狀很快消失。如遇到貯罐爆炸或大量四氫噻吩泄漏時,遇空氣時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蒸汽比空氣重,一般沿地面擴散,積聚在較低或封閉的區域(如下水道、地下室或罐內)。遇到明火都有爆炸的危險。在遇到泄漏等事故時,撤離人員應向上風向轉移,不得進入地勢低洼的區域。進入封閉的室內空間時應先進行通風。如出現燃燒時用水滅火時可能不起作用,可用干粉滅火劑、二氧化碳、水或抗溶性泡沫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