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2000年7月,租賃寧波市塘溪鎮某廠房和設備的上海某織造公司,接到一份生產訂單,完成一批維綸袋的生產任務。該公司是一家小企業,主要生產維綸袋,所生產的維綸袋在染漿配料中含有二甲基甲酰胺。公司的車間內無機械通風,自然通風不良。生產任務計劃4天完成,為了及時完成生產任務,公司臨時招用了4名湖南籍民工從事染色工作。這4名民工上崗前,公司只是簡單介紹了所接觸的化學物質有毒,應戴防毒口罩和橡皮手套操作。7月23日,這4名民工開始生產,此時正值高溫季節。這4名民工由于缺乏相關的化工產品知識,又不懂個人安全防護,在操作過程中,不時摘下口罩抽煙、喝水,公司管理人員看見也未加勸阻。工作到第4天,4名民工已經不戴口罩作業,其中1人還赤膊工作。7月28日,即工作的第5天,4名民工陸續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血中谷丙轉氨酶升高,其中1名出現黃疸,最后確認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事故分析
這起事故的發生,作業民工與生產廠家都有責任,但是廠家應負主要責任。民工被臨時雇用后,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不可能了解化工產品的知識,也不可能了解安全防護知識,沒有按照要求佩戴防毒口罩和橡膠手套作業,是他們應負的責任。廠方在雇用4名民工時,沒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安全生產教育,也沒有講解有關化學品知識;當發現4名民工沒有按照要求佩戴防毒口罩和橡膠手套作業時,也沒有及時糾正和嚴格要求。4名民工因無知而中毒,廠方因放棄責任而造成4名民工的中毒,這就是廠方應負主要責任的道理。假設廠方把安全防護工作做得好一點,這起中毒事故有可能就不會發生。
事故教訓與防范措施
對這起事故,防疫站提出如下監督意見:一是廠方必須停產整頓,車間內應設置通風排毒設備,上崗人員必須進行安全生產培訓和進行崗前教育;二是結合上崗前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增加勞動衛生防塵防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