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交通事故已經成為我國各種事故中的“第一殺手”,在2002年的各類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所占比例為78.5%,死亡人數為10.9萬人,每天約有300人死亡。從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首次超過5萬人至今,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經連續10余年居世界第一;從2001年開始,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已經連續3年超過10萬入。值得警惕的是,我國尚屬道路交通發展中國家,人、車、路、環境等方面都處于發展階段,按照交通事故發生的內在規律,在未來_段時期內我國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都可能還會上升,因此如何應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減少交通事故,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狀況,已經成為緊迫的任務。
一、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宏觀管理
1、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道路交通法制建設的﹁個里程碑,它標志著我國道路交通事業全面走向法制化軌道。該法的出臺,使得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部門法規上升到國家法律的高度,權威性和適用性得到了提高與加強;貫穿該法的主題充分體現了對人的生命的重視和關愛,突出了以入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新法的實施,使得“交通違章行為”將轉變為“交通違法行為”,其制約作用加強;同時提高了處罰標準,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此后一段時間,應該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體系,以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改善交通安全狀況。
2、提高對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和事故預防工作的認識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個地區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直接關系到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地要建立和健全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機制,切實把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和事故預防工作抓實抓細抓好,特別是要防止群死群傷特大交通事故,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的明顯好轉。一是要貫徹落實公安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印發的《“交通安全村”和“交通安全社區”建設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開展交通安全村和交通安全社區的建設工作;二是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
3、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全社會道路交通安全意識
隨著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日趨嚴峻,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顯而易見。因此,必須要以人為本,以“保護生命、拒絕違章”為主題,針對道路交通安全薄弱環節(如城鄉結合部、縣鄉道路沿線和鄉村等),開展形式多樣、生動豐富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以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識。通過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使廣大交通參與者能夠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進而提高安全水平,減少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傷亡。
二、強化交通安全管理基礎性工作
目前我國交通管理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還要做大量的工作。從主觀上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仍處于經驗型、低水平的層次上,思想保守、觀念陳舊、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極不適應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要求;從客觀上講,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交通需求旺盛,交通供需矛盾加大,道路安全設施不完備,平面混合交通的通行模式短期內得不到改善。因此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1、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為了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有關部門應同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密切配合,把已有的科學技術應用到分析和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對策中去,不斷完善事故處理辦法及標準,有計劃地改善事故處理裝備,提高辦案質量。推廣應用那些有利于交通安全的技術裝備,如駕駛員狀態監測儀、路面凹凸曲度測試儀(RDT)、車輛導航系統等,為交通安全服務。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情報信息網絡和計算機統計分析網絡,形成全面、真實,快速的事故情報檢索系統和科學、細致、有效的事故統計分析系統,為事故防范工作奠定基礎,遏制交通事故上升的勢頭。
2、建立健全事故救援體系
交通事故救援措施不力是交通安全問題中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統計表明,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約有50%發生在事故的瞬間,35%發生在傷害后1—2小時,15%發生在傷害后7天左右。因此,完善交通事故救援、出警系統,增強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建立起能快速反應的交通事故緊急救援聯動系統,對減少事故傷亡、改善交通安全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可由政府牽頭,協調保險、衛生、公安、消防、民政等有關部門,融資組成專業性救援隊伍,從事救援工作。同時,通過建立專門機構和利用新聞媒體的宣教,對群眾進行義務救援知識培訓,讓盡可能多的人知道交通事故發生以后如何自救和救助其他傷者。
3、加強事故高發時段交通管理
對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門來說,在高峰時段內,應加大警力及人員安排,有針對性地組織好交通流;對于凌晨和夜間行車,應合理地限制車速,控制車流的速度,同時完善道路照明設施,以減少事故的發生,提高行車安全性。此外,為避免過密的車流堵塞交通,影響道路的通行能力,在道路交通管制上“雙管齊下”,即一方面用行政手段直接管制,如限制某些車輛在某些路段、某些時間通行,車牌單雙號輪流受限等,另一方面用經濟手段進行軟管制,如對交通流過于密集的路段、時間采取付費通行,或提高城市中心區停車收費標準,以鼓勵人們乘坐公共交通,減少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