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的總體原則是:“立足國內,利用海外,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含LNG)登陸,就近供應”,逐步實現中國天然氣資源多元化、供應網絡化和市場規模化。
針對國家天然氣發展總體原則,為確保未來幾年中國天然氣供應安全,應著眼全局,從國內天然氣的生產、輸送以及國際天然氣資源的利用,綜合分析保障我國天然氣供應安全的基本藍圖。
1、立足國內,積極開發國內天然氣資源
立足國內,積極開發本土天然氣資源,就是要擴大生產,增加產量,加快全國天然氣管網的建設、煤層氣開發以及海洋天然氣開發。
1.1 擴大生產,增加產量
我國天然氣蘊藏量豐富,截至2004年底,我國天然氣資源量達到47萬億m3,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4.9萬億m3,剩余可采地質儲量2.2289萬億m3。其中西部地區的6個主要沉積盆地(塔里木、四川、陜甘寧、準噶爾、柴達木、吐哈)共預測天然氣資源量為22.4萬億m3,發展天然氣已具備資源保證。
但是,我國天然氣儲量豐度低,品質不理想,分布不均勻,勘探開發難度較大,生產成本較高,天然氣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必須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增加全國性的天然氣產量。
我國天然氣供需緊張趨勢將在未來幾年日益凸現。由于天然氣需求迅速增長,中國天然氣供需缺口將會十分嚴峻,2020年中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將會達到或超過40%。中國天然氣的需求將以每年11.8%的速度迅速增長。
1.2 加快全國性天然氣管網建設
構建全國性的天然氣基干管網,是實施油氣工業現代物流三大體系(包括原油儲運體系、成品油銷售網絡和天然氣骨干管網)建設之一,全國性天然氣管網的建立,將對中國天然氣資源的合理流向、降低運輸成本和損耗發揮重大作用。
加快天然氣管網建設步伐,今后一個時期內,力爭實現以下目標:(1)構建全國性基干管網;(2)建立以聯絡線為橋梁的聯絡調度系統;(3)建設以地下儲氣庫為核心的儲配設施;(4)形成陸上管道氣、海上LNG等多氣源供應局面;(5)制定應急與調峰預案。
在管道建設和規劃的戰略布局上,主要實現“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LNG)登陸、就近外供”的方略。
西氣東輸工程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是實現西部天然氣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西部天然氣區域性經濟向全國性經濟轉變的關鍵。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包括4條由西部輸往東部的天然氣管線工程。
一是西氣東輸主干管網:全長3948km,西起新疆輪南,東至上海市白鶴鎮,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供氣范圍覆蓋中原、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設計年輸氣120億m3,加壓后可提高到170億m3。2004年年底正式商業化運營,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主干管道復線正在規劃中,建成后年輸氣能力將提高到300億m3。
二是澀寧蘭輸氣管道:西起青海省澀北1號氣田,經西寧至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全長953km3管道設計年輸氣能力20億m3。沿線經過青海、甘肅兩省共14個縣、市(區)。
三是陜京輸氣管道:陜京輸氣管道全長1104km,途徑三省兩市(陜、晉、冀和京津),由靖邊首站至北京石景山站,管徑660mm,設計工作壓力6.4MPa,設計輸量20億m3。陜京二線輸氣管道途經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河北省,東達北京市大興區采育鎮。管線經過毛烏素沙漠東南邊緣、晉陜黃土高原、呂梁山、太行山脈和華北平原,全線總長935.4km,設計年輸氣量120億m3。自此,陜京輸氣管道實現了“雙管線”“多氣源”供氣。
四是忠武輸氣管道:忠武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是中國石油開發西部、占領長江中游能源市場的重點工程。管線西起重慶市忠縣,東至湖北省武漢市,全長718.9km,設計年輸量30億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