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作業有一定的危險性,因而強調要保證設備的完好性能以避免發生人員和財產的傷亡,提升生產效率;然而,煤礦作業所處的惡劣環境又常常為設備的維護帶來一定的難度,基于此,現代煤礦作業常常對設備維修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本文分析了煤礦設備進行定期機械修理維護的重要性,并對相應的機械維修措施提出了合理性建議。
中國是煤炭大國,煤礦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然而,近年來,頻頻走入國民視線范圍的卻是煤礦事故帶來的觸目驚心的傷亡數據。如何通過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系數,用實際行動改變大眾對煤礦作業安全性的質疑,是煤礦管理人員需要迫切面對的現實問題。對于煤礦設備的機械維護管理,是現代煤礦的安全性管理的一項重要而有效的內容,隨著人們對煤礦環境研究的愈發深入,對安全性問題重視程度愈發加深,現代煤礦設備的維護工作正朝著綜合化、技術化和復雜化的方向發展,如何以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促使設備機械修理維護工作的不斷改進,從而提升煤礦生產作業的安全性、產量和經濟效益,是相關管理者和技術人員需要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煤礦設備機械維護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我國是傳統的煤礦大國,許多煤礦企業礦齡長、歷史悠久,帶有濃厚的傳統色彩,隨著現代煤礦管理中對高產高效和安全性的目標化管理舉措的深入開展,煤礦企業設備的機械修理維護工作得到了改進,實現了水平的提升。從觀念上而言,現代煤礦設備管理更加追求高效高產和安全,因此,相較于傳統管理作風而言,其更注重設備的日常機械修理維護工作;在制度建設方面,目前,許多企業已通過制訂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等手段,加強了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與此同時,在技術全球化的大浪潮推動下,許多傳統的煤礦企業更是勇于打破傳統的管理體制,率先引入國際化管理人才,引進先進監控技術,以提升管理效果。
上述一系列的積極舉措,合力推動煤礦企業設備管理邁向科學化的未來。但與此同時,基于許多企業悠久的歷史發展軌跡,其不可避免地出現由于傳統與現代相碰撞與磨合所引起的系列問題,例如,傳統設備陳舊、性能落后、安全性差、損耗嚴重,因而增加了修理維護的難度;另一方面,對于早已退出市場流通渠道的老舊設備,企業未能進行及時的更新換代;再者,企業現階段使用的設備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企業發展的悠久歷史過程中分階段購置的,歷史原因決定了當時的采購計劃是欠缺科學性和效益性的,因此增加了當前設備管理的工作量和難度。
目前煤礦設備的機械修理維護呈現三大特點:第一、交叉學科技術的綜合性特點。煤礦作業中許多大型設備的使用和修理維護,都要求操作人員具備交叉學科技術知識,從機械工程技術、經濟學管理、組織管理、流程管理等多方面著手,加以強化。第二、對技術的專業化要求。要對設備進行及時的修理和有效的維護,就需要技術人員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操水平,如此方能應對隨時隨機出現的各種設備維修問題和做好合理、科學的設備維護計劃。第三、井下惡劣的煤礦作業環境要求修理維護工作常規化。由于井下常見潮濕、高溫、空氣環境差,惡劣的作業條件加速了設備的損壞進程,所使用的設備壽命較正常環境下作業時要短,這就要求技術人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全方位維護計劃,盡可能延長設備的壽命,提升其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煤礦設備機械維護管理的主要措施
基于煤礦設備機械維護管理對于煤礦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現代煤礦設備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的現實情況考慮,為了最大限度節省設備的折舊費、能耗費等各類相關的支出,實現高效高產和安全性并存的煤礦生產作業,可從以下方面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
3.1.制訂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強化設備機械修理維護管理。
無規矩不成方圓,科學、有效、合理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將有助于規范技術人員的操作過程,使其在有參照和約束的情況下,更加專業地開展相關的作業,確保設備得到正確的使用,從而最大限度避免因人為操作失誤而造成機器設備損壞或其他嚴重的安全問題。
3.2.強化管理過程中的機械維護措施
安裝后的緊固對于全新使用的設備而言至關重要。操作人員要及時檢查設備各處的螺絲、螺母等的接合度,保證其擰緊、擰實,從而避免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發生連接位置的松動,減少設備遭受機械磨損。在進行了相應的檢查之后,牢記正式使用設備進行生產之前,首先對設備的各項性能進行測試,在確定了所有性能指標都達標之后,方能放心使用。如果在檢測過程中,發現設備的性能和質量問題,必須及時與廠家聯系,盡快解決,嚴禁為趕進度而盲目開機,違規作業。
3.3.全面考量,制訂具有靈活性的設備采購、維護計劃。
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管理人員加以留心,對設備的性能和相關數據進行動態的、定期的記錄和分析,以此為基礎,結合企業現實的生產操作情況和需求改變,制定相應的采購計劃,并注意通過隨時監控設備性能數據,做到能夠及時發現設備潛在的問題,及時聯系廠家和技術支持開展修理和維護,從而保證設備得以正常、安全地運行,保障了生產效率。
3.4.責任落實到人,提升技術人員責任感。
制定針對技術人員的責任制度,通過責任落實到人,區分設備問題的主次責任,從而有效避免一線技術人員因馬虎作業而造成的嚴重后果和重大損失。通過責任落實到人,既可強化管理規范制度的權威性,也可加強技術人員的責任感,從而為人員和設備的安全提供保障。
3.5.實行全生命周期過程監控,及時改進管理方法。
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論應用到設備的機械修理維護管理過程中,通過對設備操作的技術管理、技術人員的制度管理以及設備維護的經濟學管理等綜合角度,從設備采購、運輸、作業、修理、維護、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進行過程監控,并建立相對的檢測體系,以檢測項目、檢測周期、使用方法、標準、檢測人員及其他與各階段相對應的項目作為具體檢測內容,以不遺漏每一個重要階段檢查的耐心和負責的態度,及時發現在全過程中可以維護設備質量及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細節和著眼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改進。
3.6.建立定期培訓制度,提升技術人員專業水平。
通過建立定期培訓制度,建立分別針對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維修人員——使用人員的多層次培訓管理體系。以提升管理人員管理層次、加強設備管理人員的設備管理能力、強化維修人員修理維護的專業技術、鍛造一線操作人員的實操水平和負責態度等作為綜合目標,分階段、分層次對相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為企業堅持推行設備管理的機械修理維護工作注入活力。
設備管理機械修理維護的意義
現代煤礦企業通過實施各種管理方法強化設備的機械修理維護工作,其意義如下:
4.1.減少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通過使用前的機械性能檢測、使用中的性能數據檢測分析,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減少對設備的機械磨損,防止在設備運行時,因發生細微的松動而日積月累,導致磨損加劇,最終加速了設備的損耗,縮短使用壽命。尤其是在復雜、惡劣的作業環境中,定期的保養維護顯得更具現實意義。
4.2.效率優先,實現高產高效。
正式使用前的機械檢測和校正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及時維修和定期維護可以保證設備在正常健康的狀態下作業,實現企業高產高效,提升經濟效益。
4.3.以人為本,關注安全性。
設備處于有機械問題的狀態下不應繼續運作,應在接受機械修理并確保問題解決后方能進行工作,否則,容易導致嚴重事故的發生,直接威脅一線技術人員的人身安全。
4.4.整體著眼,提升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傳統的管理模式常常欠缺科學性和計劃性, 因而出現設備購置不合理、性價比低或者性能指標不合要求等問題,使得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率低下。現代煤礦企業通過引入科學的管理模式,提高機械修理維護在設備管理中的地位,設置專門的設備管理部門,專人負責,定期匯報和動態反饋,在達到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推動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登上新的臺階。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我國作為一個傳統的煤礦大國,煤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備受關注。然而,由于頻頻出現的安全事故,目前在國民心目中的煤礦企業生產早已與“危險”字眼掛鉤。為解決煤礦企業生產的安全問題,提升煤礦企業的效率和產量,防止因設備問題,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阻礙了生產的進度、造成人員傷亡,最終影響整個企業的管理和生存發展,通過在設備管理中引入機械修理維護的內容,強化日常機械維護管理,將有助于推動煤礦生產企業往科學化、計劃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