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 隨著城鄉建設的飛速發展, 房地產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 石材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采石場數量也呈激增之勢。一方面, 采石場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城鎮建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開山采石對生態環境破壞極大。由于采石場幾乎沒有擋土墻等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大多也未進行復墾綠化, 會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河道堵塞等生態問題。又由于在開發過程中未注意保護, 未考慮到采石場的位置、角度、坡向和走向, 也未考慮廢土和廢渣的保留和堆放問題, 一旦要進行復墾綠化, 土方工作量太大, 耗資也大, 使綠化工作難以開展。有專家估算, 被破壞的植被靠天然恢復至少要一百年時間。而采石場為減少投入采用垂直開采方式遺留的高低不等的直立石質開采面, 即便采石場關停后, 仍好像一塊塊凌亂的“補丁”, 嚴重破壞周圍自然景觀。
露天采石場的特點是規模小、數量多、距城市近,破壞環境的范圍大。目前,我國的眾多采石場正面臨著十分嚴重的生態環境退化問題,環境惡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向采石場生態恢復的理論與技術提出了嚴峻挑戰。這樣的現狀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根據各類石場狀況,特別是開采后的地質結構與外貌特征,一般開采后的石場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由剝離表土與開采或加工產生的廢石堆積而成的廢石堆放場或排土場。廢石堆放場通常是散砂石結構,邊坡非常疏松,雨季泥水泛濫,坡面水土流失嚴重,并通常伴有坍塌現象,但它的坡度通常較緩,施工難度不大,而且植物較易扎根,因而較易進行植被恢復。
(2)采石后余留邊坡。坡度較大,一般在40~70°左右,通常是堅硬的碎石和石塊結構,但上層往往是土壤層;很多余留邊坡還存留有開采期間使用的人行小道,因而只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保證植物在早期有立足之地往往都能保證恢復的成功。
(3)石料挖走留下的平臺或坑口跡地。平臺往往是最為堅硬的石頭,幾乎沒有松散基質;但對它進行植被恢復亦不難,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客土法,即從異地運進土壤,覆蓋在平臺或坑口跡地的表面,以形成10~20 cm 左右的土層。
(4)石壁。石壁的最大特征是坡面光滑,無任何基質,而且坡度大多超過80°甚至達90°,是名副其實的“懸崖峭壁”。顯然,石壁的復綠是極其困難的,幾乎是生態恢復中的難度極限。
此外,根據廢棄采石場的地貌特點和治理施工的難易程度,還可以將其分為廢棄采石壁(主坡壁)和坑口跡地兩個區。其中主坡壁的復綠是采石場復綠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解決了對主坡壁的復綠,就基本上解決了采石場的復綠問題。根據坡壁的構成可把主坡壁分為三類,即土坡、石坡和土石混合坡;根據主坡壁的坡度緩急又可分為< 40°、40~70°、70°以上等不同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