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各級安監部門在考慮到安全生產執法監察的目的、程序、步驟等方面內容,往往采取向監管對象提前下發通知,要求單位負責同志或分管同志陪同,提前將各類日常安全管理檔案、各級安監部門執法監察文書予以準備,以確保實現規范、有序地執法監察效果。
一方面,從行政法的角度出發,行政管理方出于高效便民、誠實信用等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考慮,有助于減輕監管雙方由于掌握的相關信息不對稱所帶來交流障礙、增進雙方溝通、理解營造和諧監管的氛圍;另一方面,被監管對象往往從保障自身的生產經營秩序出發,采取“報喜不報憂”的心理進行“敷衍”應付,而基層監管部門也從盡量減少同被監管對象的不必要“摩擦”出發,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差不多”態度,對被監管對象采取了“放一馬”的措施,從而造成了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有話好好說”的執法不嚴怪現象。
伴隨中央提出“改進作風、聯系群眾”系列部署以來,國務院安委會、安監總局率先垂范,一改往日的常規化檢查模式,采取“瞪起眼來、不打招呼、不發通知、直插現場、明察暗訪”等新型安全監管模式,檢查到了不少的問題,也發現了許多好的做法。作為一名身處基層的安監工作者,在此為國務院安委會、安監總局的做法拍手叫好。
一方面,減少了基層政府、安監部門疲于“好面子、博掌聲”而對被監管對象所做的各項“前期指導工作”,更重要的是真正體現出政府及安監部門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切實改變工作作風,撇開浮華匯報、直奔生產現場,通過發現問題來把握癥結、在生產一線掌控實情;另一方面,廣大被監管對象也能從中體會到各級政府、安監部門“抓安全、保穩定、促發展”的強硬決心和真誠態度,一改往日“疲于應付”心理,自覺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各項規定,從遵章守法守法、關愛生命的角度出發,改善現場安全生產狀況、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安全規范生產經營,自覺維護安全生產穩定形勢。
國務院安委會、安監總局之所以采取“直插現場、明察暗訪”新型監管模式,就是想真正掌握基層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各項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實際情況,以便為下一步盡早頒布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提供各類基礎性數據資料,同時也能就安全生產工作所面臨的各類新形勢、新問題及時出臺系列配套法規規章等,提供第一手資料。筆者認為:“明察暗訪”不是目的,“安全發展”方為根本。如何構建長態化的安全生產監管模式?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轉變態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執行到位情況決定著安全生產監管的質量,各級黨政、安監部門也應積極轉變作風,一改往日“報喜不報憂”的心態,倡導“抓安全就是保穩定促發展”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大安全”管控格局,發揮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的綜合協調作用,從“勇于揭丑、善于揭丑”的角度出發,暢通安全生產監督舉報渠道,加大對各類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的跟蹤打擊和后續監督力度,完善各級打非治違考核指標體系,杜絕其“死灰復燃”怪現象。
二是要強化引導。安全生產工作到位與否,思想是關鍵要素。各級政府、安監部門應加大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宣傳引導,教育廣大被監管對象樹立“舍小錢、省大錢”的安全投入意識,同時還可將被監管對象安全生產狀況納入到銀行征信同步運行、落實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措施,最大限度激勵被監管對象抓安全的自覺性。各類新聞媒體也應改變單一報道模式,優化亮點剖析、負面曝光等對比分析宣傳版面,弘揚關注安全、倡導安全的“正能量”。
三是要嚴格執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八二憲法”施行30周年紀念講話中所指出“要把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實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制化。各方面、各領域、各環節應對自身是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進行大檢查、大總結、大梳理。”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具體監督執行者——各級政府、安監部門,要在嚴格執行各項行政程序規定的基礎上,敢于較真碰硬、身先士卒捍衛法律尊嚴;還要結合當前國家正在開展的“六五“普法活動,在聯系群眾中創造性地宣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實現安全監管雙方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