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點預控就是對電力生產中的每項工作,根據作業內容、工作方法、環境、人員狀況、設備實際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導致人為失誤事故的危險因素,再依據規程制度,制定防范措施的一種安全管理方法。它的基礎工作是危險點識別與查找,控制的關鍵在于生產現場實施程序化、規范化作業。實踐證明,它是預防人為失誤事故的有效方法。
1危險點的查找
1.1 危險點的定義
危險點是指易引發人為失誤事故的潛伏點。電力作業中的危險點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的作業環境中的危險點,如施工中特殊的地理環境、道路、交通、天氣等;二是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的設備(線路)等物體,包括作業中使用的生產工器具;三是因作業人員在作業中違反安全規程或習慣性違章而構成的危險點。
根據危險程度可將危險點分為兩類,第一類為直接類危險點,指可能直接導致誤操作、誤調度、誤碰、誤動設備事故及人身事故的危險點;第二類為間接類危險點,指通過第一類危險點起作用而可能構成事故的危險點。由于危險點的危險程度有大有小,有重有輕,危險點控制也應有所側重,對第一類危險點應重點實施控制。
1.2 危險點的查找方法
1.2.1 現場踏勘法
此方法主要是用于設備固有危險點的查找。要求發動工區(車間)、班組職工,實地查看每條線路、每個設備的危險點,進行記錄和匯總。如用電管理所查找每條10kV線路上交跨、誤登桿、倒送電、感應電、倒桿、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危險點,匯編成冊,輸入微機;運行部門重點對防誤操作開展專項查找(如開關、閘刀和運行方式變換的操作,繼電保護和投切,懸掛接地線時的接地端、導電端的選擇等),匯編成《倒閘操作危險點及控制措施》;修試部門通過繼保技術人員變電站蹲點核對、查找,編輯出變電站保護裝置的繼電保護典型安全措施卡等。
1.2.2 歸納分析預測法
此方法是從已知的事實中,分析推斷出將開始的作業中存在的危險點的一種方法。這些具體事實既可以是本單位、本班組,也可以是外單位在同類作業中曾經發生的事故。依據現有資料,整理出人身事故(包括死亡、重傷、輕傷和未遂)的情況,逐一加以分析,找出事故的致因和潛在的危險點,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危險查找的重點。
1.2.3 習慣性違章是指職工固守舊有不良作業傳統和工作習慣,違反安全工作規程的行為。要想有效地控制危險點,就必須排摸職工中存在的習慣性違章行為,搜集整理常見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及其危害,供職工對照檢查和在作業中加以控制。
1.2.4 事故致因分析法
發生電力生產事故的原因,總是由人、機(設備)、料(器具)、環(環境)、法(方法)諸要素組成。事故致因分析法,就是通過分析找出對事故發生起決定作用的要素,進行重點預防的方法。這里所說的事故致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誘發事故的危險點。因此,運用事故致因分析法,有助于分析預測,找準危險點,有針對性地加以防范。
事故致因分析法的一般步驟為:
(1) 作業前,根據每次作業情況,列出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所有危險點;
(2) 分析危險點與事故的聯系,明確它們在導致事故時所起的作用,畫出因果關系圖;
(3)從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點中,找出起決定作用的主要危險點和起一般作用的危險點。
(4)根據分析結果,制訂安全技術措施,抓好主要危險點的消除和控制工作。
1.3 危險點查找的工作程度
全面系統地開展危險點查找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措施。首先要編制統一的危險點登記表格,遵循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工區(車間)把關的原則,以班組為單位,對本專業、本崗位的各種作業,各種設備,查找分析危險點及其分布,并一登記。在此基礎上,針對每個危險點,對照規程及有關制度,提出危險點控制措施,逐級上報確認,分級管理和控制。同時編制危險點管理軟件,應用計算機進行管理。
危險點查找一般采用3種方法:
(1)普查。這是危險點數據庫形成的重要方法,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年度安全大檢查工作進行;
(2)作業過程中補充危險點。這是危險點動態管理有效方法,要求作業人員在作業前和班后會中分析、總結,進行補充;
(3)日常巡視。這是設備固有危險點動態管理的有效方法,可以及時補充和消除危險點。
2危險點的控制方法
危險點控制就是要運用現有技術和管理手段,達到最優的安全水平。可分為:
(1)宏觀控制。以整個系統為對象,對危險點進行控制。采用的手段主要有:法制手段(政策、法令、規章)、經濟和行政手段(獎、罰、懲、補)以及教育手段(安全教育培訓);
(2)微觀控制。以具體的危險點為控制對象,對危險點進行控制。所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整改措施、組織措施、安全技術措施、預警提醒和監護。
宏觀控制和微觀控制互相結合、互相補充、互相制約,可以建立人為失誤事故的多層次、立體的控制系統。
2.1 設備固有危險點的控制方法
以設備固有危險點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 采取整改措施或在設計、選型、安裝中改進,消除危險點;
(2) 從設備防護和人體防護兩方面考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險點;
(3) 采用設置警告標志,固定隔離措施、設安全防護圍欄或設定安全距離等方法,隔離危險點。
2.2 作業過程中危險點的控制方法
對作業過程危險點的主要控制方法是開展程序化、規范化作業。這是實現人為失誤事故控制的關鍵所在,其控制措施為:
(1)制訂作業標準、安全操作規定及危險點控制措施,規范人的行為,應滿足以下要求:
①充分運用現行的安全規章制度,如“二交一查”、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操作票、工作票及安全施工作業票等,將各種安全技術措施(停電、驗電、接地技術)、各種警告、預警提醒等,應用于標準化作業的每一環節,達到對危險點的控制。
②危險點控制措施應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例如,為防止繼保“三誤”事故,應針對具體保護制訂二次作業安措卡,明確與保護工作相關連的保護應做的安全措施,應拆的接頭等。
③作業標準應符合現場實際情況。由于生產實際情況千變萬化,通用的作業標準往往很難達到全面控制危險點的目的,所以應制訂切合實際的作業標準。可先由部門制訂通用作業標準,再由班組針對具體作業進行補充,交工區(車間)審核后執行。
④應編制檢修文件包,將確定的標準化作業、安全操作規定與危險點控制措施納入檢修文件包,形成系統的、完善作業方法和標準。
編制變電檢修文件包,通過采用《危險點預控措施卡》、《繼電保護典型安全措施卡》等措施,對設備檢修的每一環節、每一工作步驟進行危險點確認、控制,從而達到對作業全過程的控制。
在運行操作危險點控制方面,編制大修操作文件包,將工器具準備、防誤操作、防高處墜落危險點納入其中,推行標準化、規范化操作,對每一類設備、每一項操作進行控制。
(2)為使員工自覺遵守作業標準、安全操作規定及危險點控制措施,必須經常不斷地對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并加強現場安全監督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