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行安全管理體系的意義
我國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已具備了相當的基礎條件,我國已初步建立健全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ISO9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國際標準化在我國成功實施后,為企業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供了經驗性的保證條件。我國已于1999年10月頒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
1.1 符合黨和國家對安全生產的要求
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貫徹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措施;是貫徹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安全生產的系列講話的重要體現;更重要的是符合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尤其是“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人民群眾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是頭等重要的根本利益);同時也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
1.2 建立管理體系是實施西部經濟發展的前提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國際通用的最新安全管理模式。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加入WTO的日益臨近,一些對外貿易較多的企業,以及對外投資、投標的企業,需要取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才能進入國際市場。我國境內的合資、外資等企業也希望取得中國政府認可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以滿足法規的要求和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加之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西部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西部地區經濟落后,安全管理也明顯滯后于中東部地區。眾所周知,安全就是效益,就是企業的形象和招牌,西部經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安全管理首當其沖就必須上臺階上檔次--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必不可少。
1.3 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預防事故的有效途徑
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安全生產管理從傳統的經驗型向現代化管理轉變的具體體現,是培養、鍛煉和提高安全管理隊伍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具體措施。它能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的職業安全衛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機制。體系的各要素都是圍繞“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工作的,體系建成后,它將原有的分散的各種設備的安全檢查、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檢查納入了統一的安全評估體系,從運行體制上有效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
1.4 有利于社會監督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有資質的中介組織對該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進行認證,這有利于加大政府及社會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監督,改變原來由政府單一對企業監督的局面。這種監督可以促進企業以法律法規為最低要求,通過系統化的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水平。
2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內涵
2.1 職業安全衛生方針
職業安全衛生方針闡明了整體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和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承諾,體現了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原則,體現了企業實現風險控制的總體職業安全衛生目標。
2.2 計劃
危害辯識、危險評價和危險控制計劃是企業通過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實行風險控制的開端。
法律及法規要求:企業保存的法律法規應是最新的,并應將其要求傳達給全體員工及其它相關方。它為企業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實現良好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指明了基本的行為準則。
目標:企業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安全衛生目標時,應考慮法律和法規要求、自身職業安全衛生危害和危險的特點,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并應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方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方案是企業降低其職業安全衛生風險,實現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途徑和保證。
2.3 實施與運行
機構和職責:企業內各崗位人員的作用、職責和權限應予以界定和文件化,所有承擔管理職責的人員,都應該表明其對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持續改進的承諾。這是企業成功運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根本保證。
意識和能力:全體員工應具備完成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任務的能力,企業應對全體員工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和培訓,并對其能力進行鑒定。
協商與交流:企業保持與內部員工和相關方的職業安全衛生信息交流,是確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持續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文件和資料控制:企業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實行必要的文件化及對文件進行控制,是保證體系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運行控制:企業應確定控制危險和相關因素的運行程序和活動,并對這些活動與維護工作加以規劃,使之更加符合要求。
應急預案與響應:企業應建立并保持計劃和程序,確定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并作出應急預案與響應,以預防、減少疾病和傷害。
2.4 檢查與糾正措施
績效測量和監測:企業對其職業安全衛生行為要保持經常化的監測,包括遵守法規、實現目標等情況的監測。
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企業對于所產生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要及時糾正,并采取預防措施。任何消除實際和潛在不符合原因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都應與問題的嚴重性和伴隨的危險相適應。
記錄和記錄管理:企業應建立和保持程序,用來標識、保存和處理職業安全衛生記錄以及審核和評審結果,記錄應標識明確,便于查閱,避免損壞,妥善保存,并可追溯相關的活動。
審核:其目的是檢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否做到正確實施和保持,它為進一步改進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供了依據。
2.5 管理評審
企業的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進行評審,管理評審過程中應確保收集到必需的信息資料,供管理者進行評價。管理評審的目的是確保體系的持續適應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終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3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3.1 政府應積極倡導企業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不光是企業行為,也不僅僅是企業自己的事,針對全國重特大事故呈上升的勢頭,政府及主管部門應盡快拿出具體措施、計劃,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骨干企業和事故頻發、危險性較高的企業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引導,促使企業盡快把該體系建立起來。對這三類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不能僅局限于自愿原則,政府應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引導企業進行認證。這樣才能減少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3.2 注重管理體系配套制度建設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諸多制度確立的同時,必須重點抓好兩項基礎工作:一是盡快制定出臺《職業安全衛生法》使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步入法制管理的軌道,只有運用法律的手段,才能根本改變當前安全管理體制中存在的職能交叉、責任不明和監管缺位、無人負責的突出問題,從而確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二是要加快注冊安全師執業資格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國家及主管部門應總結吸收廣東、江蘇和大連等省市推行的主任安全工程師制度的經驗,抓緊制定出臺《注冊安全師執業資格暫行規定》,并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使其安全專業人員步入規范管理的軌道,從制度上確保安全工作的穩定性。
3.3 安全科普媒體應加大宣傳力度
建立最新的安全管理模式離不開輿論監督、媒體宣傳,安全科普媒體的宗旨就是以防災減災為目的,指導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宣傳先進經驗,傳播安全科普知識,提高國人安全意識。然而,近幾年,這些安全科普媒體步履維艱,并在不斷銳減。如1999年8月指導全國安全生產的報紙《安全生產報》停刊,改成《XXX足球報》;2000年6月27日中國唯一的一份綜合性防災減災的報紙《中國減災報》因多種原因而停刊;近日,以服務安全為宗旨的《警鐘長鳴報》也宣布于2001停刊。這些安全生產資料媒體的“劫難”意味著什么?我們喪失的不僅僅是媒體,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血的代價,安全工作者們無不為此而感到擔憂,這不能不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3.4 加大管理體系建立前的人員培訓力度
當企業最高管理者決定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后,通常需成立一個工作組。工作組的任務就是建立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其成員來自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工作組在開展工作前,應接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及相關知識的培訓,熟悉體系的內容及建立步驟等,同時,體系運行需要的內審員也必須進行相應的培訓。
3.5 管理體系應結合現有的管理基礎
企業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實際上是企業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改善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行為,達到持續改進目的的一種新的運行機制。它不能脫離企業原有的管理基礎,而是在標準的框架內,充分結合企業原有的管理基礎,如組織機構、管理制度、資源等,進而形成一個結構化的管理體系。
3.6 管理體系應充分反映企業的特點
根據企業的規模、性質等條件,企業建立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會有較大的差異。企業要根據標準所提供的結構框架,結合自身的特點來建立和運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更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實施標準的要求,做到切實可行。應注意,即使規模、性質相類似的企業在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時也不能相互照搬。
3.7 管理體系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是一個依據體系標準中各要素中所規定職業安全衛生方針、計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及管理評審等環節實施,并且隨著科技進步,法律法規的完善,客觀情況的變化以及員工職業安全衛生意識的提高等不斷地改進、補充和完善并呈螺旋式上升的動態過程。每經過一個循環過程,就需要制定新的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和新的實施方案,調整相關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達到一個新的運行狀態。
3.8 與其它管理體系的結合
目前許多大中型按照ISO9000標準建立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與ISO14000標準具有相同的運行結構模式,已經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企業,在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時,可以借鑒建立上述體系的思路。同時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在內容上有更多的交叉,要注意二者有機的結合,避免出現矛盾和盲區。(張 凱 李躍林)
我國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已具備了相當的基礎條件,我國已初步建立健全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ISO9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4000)國際標準化在我國成功實施后,為企業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供了經驗性的保證條件。我國已于1999年10月頒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
1.1 符合黨和國家對安全生產的要求
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貫徹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措施;是貫徹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安全生產的系列講話的重要體現;更重要的是符合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尤其是“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人民群眾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是頭等重要的根本利益);同時也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具體體現。
1.2 建立管理體系是實施西部經濟發展的前提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國際通用的最新安全管理模式。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加入WTO的日益臨近,一些對外貿易較多的企業,以及對外投資、投標的企業,需要取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才能進入國際市場。我國境內的合資、外資等企業也希望取得中國政府認可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以滿足法規的要求和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加之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西部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西部地區經濟落后,安全管理也明顯滯后于中東部地區。眾所周知,安全就是效益,就是企業的形象和招牌,西部經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安全管理首當其沖就必須上臺階上檔次--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必不可少。
1.3 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預防事故的有效途徑
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安全生產管理從傳統的經驗型向現代化管理轉變的具體體現,是培養、鍛煉和提高安全管理隊伍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具體措施。它能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系統化、結構化的職業安全衛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機制。體系的各要素都是圍繞“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工作的,體系建成后,它將原有的分散的各種設備的安全檢查、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檢查納入了統一的安全評估體系,從運行體制上有效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
1.4 有利于社會監督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有資質的中介組織對該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進行認證,這有利于加大政府及社會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監督,改變原來由政府單一對企業監督的局面。這種監督可以促進企業以法律法規為最低要求,通過系統化的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水平。
2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內涵
2.1 職業安全衛生方針
職業安全衛生方針闡明了整體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和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承諾,體現了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原則,體現了企業實現風險控制的總體職業安全衛生目標。
2.2 計劃
危害辯識、危險評價和危險控制計劃是企業通過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實行風險控制的開端。
法律及法規要求:企業保存的法律法規應是最新的,并應將其要求傳達給全體員工及其它相關方。它為企業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實現良好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指明了基本的行為準則。
目標:企業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安全衛生目標時,應考慮法律和法規要求、自身職業安全衛生危害和危險的特點,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并應符合職業安全衛生方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方案是企業降低其職業安全衛生風險,實現職業安全衛生績效的途徑和保證。
2.3 實施與運行
機構和職責:企業內各崗位人員的作用、職責和權限應予以界定和文件化,所有承擔管理職責的人員,都應該表明其對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持續改進的承諾。這是企業成功運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根本保證。
意識和能力:全體員工應具備完成職業安全衛生工作任務的能力,企業應對全體員工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和培訓,并對其能力進行鑒定。
協商與交流:企業保持與內部員工和相關方的職業安全衛生信息交流,是確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持續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文件和資料控制:企業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實行必要的文件化及對文件進行控制,是保證體系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運行控制:企業應確定控制危險和相關因素的運行程序和活動,并對這些活動與維護工作加以規劃,使之更加符合要求。
應急預案與響應:企業應建立并保持計劃和程序,確定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并作出應急預案與響應,以預防、減少疾病和傷害。
2.4 檢查與糾正措施
績效測量和監測:企業對其職業安全衛生行為要保持經常化的監測,包括遵守法規、實現目標等情況的監測。
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企業對于所產生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要及時糾正,并采取預防措施。任何消除實際和潛在不符合原因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都應與問題的嚴重性和伴隨的危險相適應。
記錄和記錄管理:企業應建立和保持程序,用來標識、保存和處理職業安全衛生記錄以及審核和評審結果,記錄應標識明確,便于查閱,避免損壞,妥善保存,并可追溯相關的活動。
審核:其目的是檢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否做到正確實施和保持,它為進一步改進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供了依據。
2.5 管理評審
企業的最高管理者應定期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進行評審,管理評審過程中應確保收集到必需的信息資料,供管理者進行評價。管理評審的目的是確保體系的持續適應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終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3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3.1 政府應積極倡導企業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不光是企業行為,也不僅僅是企業自己的事,針對全國重特大事故呈上升的勢頭,政府及主管部門應盡快拿出具體措施、計劃,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骨干企業和事故頻發、危險性較高的企業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引導,促使企業盡快把該體系建立起來。對這三類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認證,不能僅局限于自愿原則,政府應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引導企業進行認證。這樣才能減少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3.2 注重管理體系配套制度建設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諸多制度確立的同時,必須重點抓好兩項基礎工作:一是盡快制定出臺《職業安全衛生法》使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步入法制管理的軌道,只有運用法律的手段,才能根本改變當前安全管理體制中存在的職能交叉、責任不明和監管缺位、無人負責的突出問題,從而確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二是要加快注冊安全師執業資格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國家及主管部門應總結吸收廣東、江蘇和大連等省市推行的主任安全工程師制度的經驗,抓緊制定出臺《注冊安全師執業資格暫行規定》,并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使其安全專業人員步入規范管理的軌道,從制度上確保安全工作的穩定性。
3.3 安全科普媒體應加大宣傳力度
建立最新的安全管理模式離不開輿論監督、媒體宣傳,安全科普媒體的宗旨就是以防災減災為目的,指導職業安全衛生工作,宣傳先進經驗,傳播安全科普知識,提高國人安全意識。然而,近幾年,這些安全科普媒體步履維艱,并在不斷銳減。如1999年8月指導全國安全生產的報紙《安全生產報》停刊,改成《XXX足球報》;2000年6月27日中國唯一的一份綜合性防災減災的報紙《中國減災報》因多種原因而停刊;近日,以服務安全為宗旨的《警鐘長鳴報》也宣布于2001停刊。這些安全生產資料媒體的“劫難”意味著什么?我們喪失的不僅僅是媒體,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血的代價,安全工作者們無不為此而感到擔憂,這不能不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3.4 加大管理體系建立前的人員培訓力度
當企業最高管理者決定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后,通常需成立一個工作組。工作組的任務就是建立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其成員來自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工作組在開展工作前,應接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及相關知識的培訓,熟悉體系的內容及建立步驟等,同時,體系運行需要的內審員也必須進行相應的培訓。
3.5 管理體系應結合現有的管理基礎
企業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實際上是企業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改善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行為,達到持續改進目的的一種新的運行機制。它不能脫離企業原有的管理基礎,而是在標準的框架內,充分結合企業原有的管理基礎,如組織機構、管理制度、資源等,進而形成一個結構化的管理體系。
3.6 管理體系應充分反映企業的特點
根據企業的規模、性質等條件,企業建立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會有較大的差異。企業要根據標準所提供的結構框架,結合自身的特點來建立和運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更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實施標準的要求,做到切實可行。應注意,即使規模、性質相類似的企業在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時也不能相互照搬。
3.7 管理體系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是一個依據體系標準中各要素中所規定職業安全衛生方針、計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及管理評審等環節實施,并且隨著科技進步,法律法規的完善,客觀情況的變化以及員工職業安全衛生意識的提高等不斷地改進、補充和完善并呈螺旋式上升的動態過程。每經過一個循環過程,就需要制定新的職業安全衛生目標和新的實施方案,調整相關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達到一個新的運行狀態。
3.8 與其它管理體系的結合
目前許多大中型按照ISO9000標準建立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與ISO14000標準具有相同的運行結構模式,已經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企業,在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時,可以借鑒建立上述體系的思路。同時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在內容上有更多的交叉,要注意二者有機的結合,避免出現矛盾和盲區。(張 凱 李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