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政治、哲學和文學等相互聯系,其在深層有共通之處。即便是現代的安全生產管理,也可以從中找到靈感。
HSE管理體系起源于歐洲,基本理念是“做任何事都是有風險的,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這與《黃帝內經》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中醫理論不謀而合。
名醫扁鵲評說其兄弟三人醫術誰更高明的故事,婦孺皆知。扁鵲說,大哥是上醫,善治未病之??;二哥是中醫,善治病入胰理之??;而自己則是下醫,只在別人病入膏肓的時候才去醫治,所以他的醫術在三人中最差。
安全管理的“上醫”是辨識風險,管理風險;安全管理的“中醫”是控制危險,預防事故;安全管理的“下醫”是應急管理,事故處置。一個工程的施工作業,要根據作業的內容、環境、程序辨別出有哪些風險,就好比“上醫”;根據風險采取保護措施,進行風險控制,就好比“中醫”;出了事故進行應急處置,就好比“下醫”。
我們在安全管理上,比較重視出了事故后如何有效地處置,強調的是應急機制,各地也都建立“應急響應中心”。其實,這只是“下醫”而已,雖然它對我國目前的安全管理現狀是必須的,但遠不是安全管理理應達到的水平,更不是我們安全管理工作所要努力的方向。我們在安全管理的理念上應該借鑒中醫的“治未病”,將安全管理的重點與重心前移。識風險,識“病灶”,對癥下藥。“未病”與“欲病”就要治愈,是最科學,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管理。
其實,“上醫”、“中醫”和“下醫”體現了過程控制的理論。中醫強調動態的平衡,“通痹解塞,推齊致平”,不是刻板的平衡,而是動態的平衡。安全管理就是過程管理,是動態管理。一個工程的施工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套裝置的運行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安全管理要尋找動態過程的控制點,以有效控制風險。
中醫強調自然合理,注重差異,關注個性,注重體質的不同,注重地域的不同,注重季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醫治方法?,F實中沒有一個統一的安全管理模式,能夠適應所有的企業。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體制下,不同的團隊,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法和要求,眾多的不同,要求安全管理要尊重自然規律和企業自身的特性,找準病因再對癥下藥。
最好的醫生是不讓人生病,最好的安全管理是不讓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