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莊煤礦“人本安全管理模式”介紹之一
山東省新汶礦業集團協莊煤礦,于1962年建成投產,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20萬噸,是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第一座大型礦井,1989年礦井實施改擴建,設計生產能力增加到180萬噸,現實際生產能力已達到200萬噸。目前,全礦在冊職工近8000人。
面對職工人數眾多、開采難度加大、生產系統復雜、安全難以把握的實際情況,近年來,協莊煤礦努力提高職工的自主安全意識,積極開展了以“我”為中心的正向引導教育,探索出了一種新的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一、 正向引導教育的產生
煤炭企業雖然在安全教育工作上的投入很大,但是,現場違章作業的現象卻難以消除,事故隱患依舊大量存在。怎樣才能把安全壓力傳遞到每個操作工人,解決“上急下不急”的問題,怎樣進行生產過程中人的行為控制,抓好動態的現場安全管理……帶著這些問題,協莊煤礦進行了認真的調查與分析。結果發現職工有不少錯誤的想法和思想傾向,比如:“抓安全的力度越大越容易出事”、“安全抓得太緊,會影響生產”、“安全處罰太狠,工人見了檢查的就緊張,都不會干活了”……針對這些奇談怪論和“安全噪音”,協莊煤礦提出了“抓安全,首先要抓思想、抓認識、抓本質”的管理理念,主要做法是實施以“我”為中心的安全正向引導教育,以一種新的安全教育模式為切入點,解決廣大職工對安全生產的錯誤認識問題,使“人人參與安全管理”成為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
二、 正向引導教育的豐富內涵
所謂“正向引導教育”,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依據企業職工的“情感”接受能力,對職工進行安全“親情”感染教育和正面操行的引導。正向引導教育突出“我”這個教育主體,積極倡樹以“我”為中心的安全理念,達到“以思想上的安全保證行為上的安全”的目的。
傳統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弊端:一是安全工作基本上是由上而下逐級發文、開會安排,形成了“上急下不急”、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狀,其影響力和效果逐步衰減;且以“處罰”為主管主線,職工有逆反心理,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二是由于安全生產是一個動態過程,控制人的行為首先必須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內因”是決定性因素。過去,對于安全管理,職工是被動接受而不是主動參與,這種外部動力無法有效解決動態中的安全問題。三是沒有把職工置于安全生產的核心位置,且教育的內容陳舊、形成呆板,對職工缺乏吸引力,從而也制約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協莊煤礦實施的正向引導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極具“人情味”的教育命題,比如“我要維護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為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我堅持正規操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對家人的犯罪”、“我要當個文明安全礦工”等。“情融于理、觸動心靈”是正向引導教育的突出特點。
三、 正向引導教育的實施效果
協莊煤礦實施的安全生產正向引導教育分礦井、區隊、個人三個層面全面展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正向引導教育使協莊煤礦的安全工作走上了“以人為本”的管理軌道。在廣為宣傳、積極引導的同時,礦上組織了“推行正向引導教育,確保實現安全生產”的萬人簽字活動,由于深受歡迎,廣大職工踴躍地將自己的名字寫在了簽字條幅上。
“揣一腳、罵兩句”曾是區隊安全管理工作中常見的景象,而這時“三違”人員最常見的回應是“瞪幾眼”,抵觸情緒很大。正向引導教育使區隊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有了較大的轉變,他們開始注重人的思想工作與管理效果了。各個區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制定了獨具特色的教育命題,使正向引導教育向縱深發展。生產準備隊向全礦發出了“我不違章、我要安全”的倡議書,字字動人、句句感人,各區隊反響強烈,積極響應。職工普遍反映: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擁有健康才能擁有希望。
正向引導教育使安全管理工作深入人心,廣大職工切實認識到健康權和生命權是做人的最根本的權力。企業及職工的行為時刻在“安全”與“健康”概念的引導之下,形成了協莊煤礦特有的安全文化氛圍。
袁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