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從事安全培訓教學過程中經過不斷研究和探索,總結出如下幾種方法。
1課前多深入現場了解情況做到有的放知矢
了解現場正在使用的技術和設備,了解學員實際需求,在培訓教學中就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實際上也就是按需施教,按需培訓,體現在現場用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指導思想,它和生產實際結合得很緊,貼得很近,使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知識有機地相結合,使學員從理論上更具體、更詳細、更完整地掌握理論知識,從實踐上熟悉自己本崗位操作技能標準和要求,具有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在實際工作中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使學員能夠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場發生問題。
2在課堂教學中采取3種方式
2.1從小事講起 提高認識重安全
剖析各類事故的原因,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因而安全培訓教育要堅持“小題大做,大題特作”,使學員深切體會到安全生產無小事。
井下規定不準吸煙。因吸煙而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已不少見,但是有些工人尤其是新工人對這具問題認識不上去,認為吸一只煙怎么能引起瓦斯、煤塵爆炸呢?瓦斯爆炸必須具備3個條件:①瓦斯濃度5%~16%;②氧氣含量>12%;③最低引爆濕度650~750℃(即有明火)。在采煤地程中,經常出現瓦斯突然涌出或局部瓦斯積聚等現象,在井下過程中,條件②必須達到,否則人無法生存,這時,只要滿足條件③即可引起瓦斯爆炸。煙點燃后不吸即自燃時,煙頭中心點溫度可達200~400℃;在吸煙時即大量加氧過程中,煙頭中心點溫度可達800℃;達到了瓦斯引爆溫度,因而井下規定不準吸煙,不僅僅涉及到個人安危問題,也涉及井下他人和整個礦井的問題。
2.2以生活常識作為切入點,引導學員要遵守電氣規則
由于學員基礎知識差,單獨講解電氣原理又比較枯燥難懂,往往使學員失去學習興趣,達不到培訓目的,就由簡單的生活常識作為教學切入點,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接燈問題,學員都會接燈,但是有人接的燈開關處于斷開位置是,在擦試或換接燈具時,經常發生人身觸電事故,這是很危險的。燈雖然都能接,但是要符合電氣原理,開關不能接在線上。
《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四十五條規定: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瓦斯,在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0%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是否停電。驗電筆的使用雖然很簡單,但是無論井上、井下使用驗電筆前都要先檢驗驗電筆的好壞,尤其是井下更要遵守這個原則。井下沒有儀表檢驗驗電筆的好壞,使用前可先在有電的電氣設備上檢驗驗電筆的好壞,才能檢驗出需要停電的電器設備是否已停電,確認停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之后才能檢修、搬遷。如果用一支已壞的驗電筆檢驗誤停電的電器設備后,認為已停電,進行導體對地放電,電火花就會導致人員傷亡,超前引爆電雷管或引起瓦斯、煤塵爆炸,后果不堪設想,因而一定要遵守電氣規則。
2.3教學過程多設疑激發學員多思考
井下許多開關設備頻繁起動,這些開關設備在起動和停止過程中都要產生電火花,這些電火花就容易引爆瓦斯、煤塵。那么開關的起動和停止時產生的電火花能量究竟有多大?能夠引起瓦斯、煤塵的爆炸嗎?開關起動和停止的時間非常短,無法測定所產生的電火花能量。但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銅開關接觸面上有疵點,這些疵點是銅溶化后所形成的,那么我們從銅的熔化點溫度是1093℃可知,開關起動和停止時所產生產電火花溫度達到了瓦斯、煤塵爆炸的溫度條件。
3課后結業進行跟蹤反饋
通過對培訓學員進行跟蹤反饋,了解學員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可對培訓內容、培訓方法進行改進,完善下一步培訓工作。培訓效果的好壞通過跟蹤反饋可以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掌握,便于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今后的培訓工作有的放矢。
臺此反復循環,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提高了培訓學員的安全技術素質和安全意識,達到了安全培訓的目的。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