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以來,山東省以鄉鎮煤礦為重點,通過關閉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礦、整頓煤炭生產秩序和關井壓產,到2000年底,共關閉了542處鄉鎮小煤礦,比國家下達指標多關144處,壓減產量1600萬噸。全省杜絕了無證礦井、礦辦小井及1萬噸以下的各類煤礦。今年以來,山東省繼續狠抓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和鄉鎮煤礦停產整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嚴格實行責任制,確保停產整頓工作全面有效開展。省政府針對鄉鎮煤礦停產整頓期間出現的一些問題連續下發了三個傳真電報,并召開了兩次電視電話會作出部署。整頓過程中,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全省上下層層建立了停產整頓責任制,明確企業法人代表是第一責任人,鄉鎮政府負責人是直接責任者,市、縣政府和省有關人員負有監督、檢查和督促落實的責任。同時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各地都設立了舉報熱線,新聞單位跟蹤報道,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查處,并予以曝光。實行鄉鎮煤礦停產整頓聯保責任制,組織電力、公安、工商和煤礦監察等部門聯手,按停產整頓要求,從不同角度抓好工作落實。
二、嚴格把關,扎實推進鄉鎮煤礦停產整頓工作。為防止有的鄉鎮煤礦明停暗不停或只停產不整頓,搞形式、走過場的現象發生,堵住不合格礦井繼續生產的后路,工作中,山東省堅持嚴把“三道關”。一是嚴把停產整頓關。根據全省煤礦的不同類別,分6萬噸以上和6萬噸以下分別制定了《山東省煤礦安全整頓標準》,共70條,其中鄉鎮煤礦30條,使停產整頓工作從一起步就有了具體的可操作標準。二是嚴把礦井批建關。對全省在建的28處小煤礦一律停止建設,凡不符合安全要求、沒有資金來源、先天不足的不再續建,吊銷證照,拉倒井架,填實井口。收回鄉鎮煤礦建井地方審批權,凡新建礦井無論大小一律由省審批。三是嚴把專項督察關。各地組成專項督案組,作為當地政府的聯絡員和煤礦停產整頓的監督員,派駐各鄉鎮煤礦蹲點動態督察停產整頓進展情況,在礦井未經最后驗收合格前不得撤離礦區。
三、典型引路,不斷把停產整頓工作推向深入。為充分發揮典型單位的示范帶動作用,8月底,山東省在新泰市召開了全省鄉鎮煤礦停產整頓現場會,大張旗鼓地樹立典型,通過參觀現場、交流經驗,改變了一部分基層同志認為鄉鎮煤礦即使停產整頓也難以搞好的片面認識。同時通過深刻剖折今年以來發生的兩起事故,用正反兩面的典型實例,教育和引導各級政府和部門借鑒好的經
驗作法,汲取事故血的教訓,增強抓好鄉鎮煤礦停產整頓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四、高標準,嚴要求,狠抓檢查驗收。驗收時嚴格執行“一個標準、兩條原則、四道程序”。“一個標準”,即全省鄉鎮煤礦停產整頓驗收要統一嚴格執行省政府制定的“鄉鎮煤礦安全整頓標準”,不準擅自放寬標準;"兩條原則”,即堅持對列入關井范圍的礦井不予驗收的原則,堅持對停產整頓礦井逐井、逐項驗收的原則,不準搞免撿;“四道程序”,即先由鄉鎮政府組織驗收;
再由縣(市、區)進行驗收;然后由市驗收領導小組對縣鄉兩級驗收合格的礦井組織由煤炭、國土資源等六部門進行檢查驗收,凡確認合格的,市政府及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的負責人要在驗收合格認定書上簽字; 最后省里組織有關部門成立省級驗收組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
五、落實責任,嚴肅事故查處。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省政府明文規定,在鄉鎮煤礦停產整頓期間,凡發生3人至9人死亡事故的,給予鄉鎮負責人撤職處分,給予縣(市、區)負責人降級處分;凡發生10人以上特大死亡事故的,給予縣(市、區)負責人撤職處分,給予市負責人降級處分;對構成玩忽職守、瀆職罪的鄉鎮煤礦負責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今年以來,發生事故的單位有16人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有4名鄉鎮負責人受到撤職處,有23人受到行政降級、記過、警告或黨紀處分,對開采煤礦的業主和管理人員起到較強的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