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村城鎮化的推進,大量的農民加入城市建設的大軍。據統計目前常州流動務工人員超過了100萬,占常州市常住人口的1/3,而且從發展的趨勢看,還會進一步增加。流動務工人員處于企事業單位生產第一線,生活在社會的較底層,由于消防安全意識淡泊,因為違章操作、用火用電不慎常常會引發一些火災。
一、流動務工人員特點
1.流動性強。這些人居無定所,工作無定位,往往什么行業錢賺得多就干什么,工作崗位變換十分頻繁,今天是一線工人,明天說不定就成為商業服務人員,流動性相當快。
2.文化知識水平不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家初中未畢業就外出打工,有的甚至是文盲,科學文化知識水平不高。
3.管理難度大。許多務工人員組織紀律性差,對單位的管理往往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而且人員較散,教育管理難度大。
二、流動務工人員引發火災原因探析
1.盲目生產,違章操作。在一些小化工、小液化氣站、小紡織等“五小”單位,流動務工人員占了工人的很大一部分。由于經營業主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但設備設施簡陋,而且許多務工人員未經崗前培訓,在具體生產操作過程中,因對設備設施操作規程不熟悉,對原料、產品理化性能不了解,對應急措施不知道,極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2.居住建筑基本消防安全保障不到位。在一些流動務工人員居住地,簡易棚屋連成一片,耐火等級低,無防火間距,消防水源缺乏。
3.生活用火用電混亂。由于對基本消防安全知識不了解,在生產生活中用火用電處于無序狀態。例如:電氣線路亂拉亂接,柴油、汽油家庭存放,液化石油氣使用不當,等等。
4.流動務工人員小孩教育管理不當。許多流動務工人員夫妻兩人都在外打工,一般小孩隨身帶來,而且計劃生育外超生較多。在學齡前階段,常常是大小孩帶小小孩,父母監護不到位,因小孩玩火極易引發火災事故。2001年常州地區一磚瓦廠外來務工人員宿舍,因小孩玩火一下子就釀成燒死3小孩的重大火災事故。
三、提高務工人員消防安全素質的建議
1.加大政府對勞動力人才市場的管理,把好源頭關。一是通過外來工輸出地政府,對外出務工人員由當地勞動部門組織包括消防知識在內的統一培訓,發放培訓合格證;二是把好務工人員輸入關,本地企事業單位招聘外來務工人員必須是有證人員或由勞動人才市場統一培訓。
2.加強消防知識宣傳。一是充分利用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進行消防知識的全方位宣傳,提高全社會的消防法制意識和消防安全知識水平;二是強化對用工企事業單位消防培訓。通過人才市場、單位內部加強對流動務工人員的消防培訓,凡是有一定火災危險性的,必須先教育培訓,取得合格證書再上崗,這種形式作為一種制度長期堅持下去。
3.加強日常監管。要緊緊依靠公安派出所、社區、村委等基層組織,加強對流動務工人員的管理。不僅對外來務工人員,還包括其生活居住地,要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以消除火災隱患。
4.加大資金投入。各地政府應該通過一定政策,正確引導好流動務工人員,免費開展崗前培訓。同時對他們生活給予一定關心,例如改造一些棚戶區,集中建設外來務工人員公寓,改善外來務工人員散而亂的生活環境,從而減少火災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