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停靠在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7號碼頭的一艘漁船因電線老化短路引發大火。當時7號碼頭旁靠滿了回港休漁的漁船,如果不及時撲滅大火,后果將不堪設想。幸好消防、邊防部門及時趕到,經過近2個小時的撲救,大火終于熄滅,但是漁船駕駛室卻被燒得滿目瘡痍,衛星、單邊帶、對講機等儀器一燒而盡,損失十萬余元,看著面目全非的駕駛室,船主懊悔萬分。
據了解,近段時間以來,當地漁船火災頻發,損失也日益增大,究其原因大致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漁民對漁船設備重使用、輕管理維護。平時海上作業時一味追求生產效益,致使一些儀器設備常年超負荷運作,特別是漁船上的一些明、暗線路,長期超負荷運轉,線路老化嚴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大火。
二是漁船上的消防設備簡陋,部分船主對火災的認識不足,心存麻痹思想,不愿意為防火投入過多資金。從筆者調查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漁船上只配備手提式滅火器,作用不是用于防火,而是為了應付檢查。在每年年審時擦得干干凈凈,可事后不知藏到哪個角落,一旦發生火災得花上一段時間尋找滅火器。更有甚者,一些船主為了省下這筆購買滅火器的錢,甚至使用過期滅火器和假冒滅火器,安全隱患嚴重。
三是部分漁民不懂船舶滅火知識。如今很多漁民都是船老大在開船前從勞務市場上招收的新手,一到位后馬上投入海上作業,缺乏消防技能培訓,一些漁民連滅火器怎么使用都不知道,一旦發生火災根本無法開展自救。
四是為了增加漁船載重量和提高航速等原因,一些漁船船主不顧有關規定私自要求造船廠隨意改造船艙結構,導致漁船抗火能力下降,給防火、滅火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五是休漁期,漁船在港修理過程中,電焊設備、氧氣瓶、煤氣罐和其它易燃物常常堆放在一起,極易引發火災。
針對以上問題,呼吁廣大漁民要以安全生產為重。切莫心存大意。在日常生產作業中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各種電器設備,做到日檢查、周保養、月維護,使各類電機、儀器、電線等設備保持良好的性能;加大消防設備的投入,在及時更新、配齊滅火器的同時,增加水槍、沙箱等常用滅火設備以備不測;對新招收的漁民要開展船舶滅火技術培訓,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燃”,避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