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設計常見誤區
1.建筑防火只需設備充足即可,與建筑本身布局無關
現在大多數建筑物都采取“見縫插針”的方式,其防火設計主要依靠消防設施,而未將建筑布局納入防火考慮之中,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現在一是建筑防火設施所處位置極易引起火災,二是建筑間距小,火災發生時會產生連鎖反應。
2.大量多層建筑防火只采取常規市政管道供水
對于設有室內消防給水的多層建筑,市政消防供水即可滿足其出水壓力,但市政供水服務區域比較大,容易發生故障,當其停水、發生故障或例行檢修時,無法保證全天供水,存在潛在隱患。
3.使用雙出口消火栓可滿足建筑物室內滅火
針對消防技術規范中規定的“室內至少應布置兩支水槍,控火需能遍及任意角落”,有些設計者取巧地采用了雙出口消火栓,殊不知當遇到故障時,其兩口均不出水,無備用設備,從而“弄巧成拙”。
4.為求廉價在疏散走道、門廳及樓梯間鋪設普通地毯
地毯潔凈、美觀,常見于現代高規格建筑的走廊過道,但大多商業建筑內地毯阻燃防火特性不達標,一旦起火,這些地毯極易成為“攔路虎”,對人員迅速逃生帶來隱患。
5.發生火災時,電梯照常運行
電梯為我們平時的上下樓帶來了便捷,一旦發生火災,這些貫通樓層上下的快捷通道很可能在中途停止運轉,將人困在其中;即使起火時電梯可以繼續運轉,但“煙囪效應”會使煙火扶搖直上,有封閉空間的電梯此時則成為一個“火籠”,加速人員傷亡。
6.隨意采用防火卷簾取代防火墻
現代化的商業建筑為求美觀大方,多在特定樓層采用貫通無礙的“大廳”型風格,按規定,這種大范圍的區域需要分割為若干個小的防火分區,一些商家“活用”規則,“防火墻”全部由“防火卷簾”替代。一旦發生火災,只有卷簾落定才能真正“變身為防火墻”,而卷簾落下需要時間,且極易發生故障無法落下,這樣就在無形中增加了隱患。
7.“因地制宜”,將承重梁作為擋煙垂帶
按照有關規定,走道及房間內設置排煙設施時,應從頂棚往下半米的距離劃分出防煙分區。一些人“因地制宜”——依靠突出的承重梁作為天然的擋煙梁。然而,當“井”格內充滿煙時會繼續擴散至鄰區,這種做法難以發揮擋煙功能。
8.公共建筑裝修犧牲通風和采光條件追求效果
現代建筑裝修效果多樣,有些建筑,特別是一些會館、酒吧、咖啡座等為追求立面效果和絢爛照明及縹緲隔斷而破壞必要的通風、采光。一旦發生火災,這些美輪美奐的“神來之筆”終將付出代價。
對應的改進措施
1.合理布局防火設計
建筑規劃設計初始階段,要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和所在的地勢、地形、風向等綜合考慮,避免火勢在建筑物之間蔓延,設計時要保證建筑物間距,為大型消防車出入留出空間。
2.設置消防水池
對于大型多層建筑,要設計對應其用水量的消防給水系統,當用水超過一定量時,應設置消防水池,以防止市政給水管道停水及發生故障不時之需。
3.設置至少兩個室內消火栓,用于建筑物室內滅火
室內滅火是消防防火的最基礎單元,一般情況下,按照消防規范要求,室內需設置兩個消火栓,滅火范圍應該能達到室內任意部位,這樣,即使其中一個發生故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滅火質量。
4.門廳、走廊需鋪設符合要求的阻燃地毯
大型的商業建筑中,門廳、走廊需鋪設地毯的,要求使用經國家消防中心檢測合格的阻燃地毯,或者充足噴涂消防部門允許使用的阻燃劑。
5.安全疏散時,要停止使用電梯
發生火災時,要立即停止使用電梯,逃生人員應沿安全通道緊急撤離。另外,發生火災時,還應關閉通風井、垃圾通道等容易形成“煙囪效應”的貫通通道,并且應該貼示標識,不允許火災時啟用此類通道。
6.防火卷簾的使用需根據實地情況靈活變化
防火卷簾作為防火墻的替代品時,須起到防火分隔作用,并注意其附近空間、安裝間距等。
7.重視擋煙設施及防煙措施
防、排煙設計是所有建筑防火設計中都要考慮的問題,建筑火災中的煙氣危害也是危害人身安全的第一殺手。“擋煙垂壁”的設計中,只有當主、次梁結構樓板的主梁突出“頂棚”樓板0.5米時,該主梁才能作為劃分防煙分區的擋煙梁。大多數情況下,需專門設擋煙裝置并與排煙設施結合使用。
8.建筑裝潢應注意采光通風
裝飾設計必須保持建筑的防火安全功能,有條件的還要創造原本未有的防火便利,決不能無視消防安全,天馬行空,任意為之。具體應該保證白天室內的充足采光,留出通風換氣窗口,方便火災發生時,緊急排煙和人員迅速疏散。同時,材料的選取也應注意其防火阻燃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