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 中華民族有著博大久遠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5000 年文明而不曾中斷的國家,悠久的歷史賦予了我們豐富的文化遺產,構成了獨特而燦爛的文明景觀,它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迄今我國已有29處文物古跡、歷史名城和自然景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繼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遺產國。還有100多個項目被列入遺產預備清單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經成為遺產大國。
??? 遺產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對待文物古建筑必須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文物法》規定:“文物保護單位應當制定專項的總體保護規劃,文物保護工程應當依據批準的規劃進行。
??? 然而,目前的現實是,絕大多數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未有較完整的規劃。以山西為例,共有木制結構古建筑18118處,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結構古建筑占全國的72.6%,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保)有119處。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遙古城的消防專業規劃正在編制中外,其余的還沒有一個做出消防專業規劃。
當前,盡快能科學、合理地對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護的規劃,將古建筑的消防專業規劃納入總體保護規劃,已顯得刻不容緩。
2.古建筑群消防規劃的特殊性
??? 眾所周知,消防規劃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給水、消防通訊、消防裝備等內容。筆者通過對平遙古城消防建設整體規劃、應縣木塔修繕保護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給水建設工程、渾源懸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項目的審核,認為古建筑群的消防規劃,不應套用一般消防規劃中的常規做法,而應根據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現狀,把握好其消防規劃的特殊性:
2.1建設小型適用型消防站
2.1.1消防站建設的迫切性
??? 《消防法》規定:“距離當地公安消防隊較遠的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的火災撲救工作?!痹谏轿?,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在內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專職消防隊。一旦發生火災,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地撲救。
??? 1998年以來山西省發生古建筑火災21起,大部分由于距離消防隊較遠,沒有得到及時撲救,造成較大的損失,直接經濟損失達553萬余元,珍貴文物的損失無法用數字估量。如2003年3月大同市廣靈縣的文廟火災,由于該縣沒有消防隊,水源缺乏,導致文廟大殿付之一炬。
??? 有鑒于此,加快古建筑群消防站的規劃和建設,非常重要和迫切。
2.1.2消防站的建設要因地制宜、多種形式、小型適用
??? 古建筑群大多為毗連建造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的三、四級耐火等級的建筑,耐火性能極差,火災荷載大,防火間距嚴重不足,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會迅速蔓延擴大。
??? 針對古建筑火災的蔓延特點和當前消防警力相當緊張的實際,筆者以為,古建筑的消防站規劃和建設要考慮以下特點:
??? Ⅰ、不應套用《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中規定的消防站的布局以接到報警后5分鐘消防隊到達責任區邊緣和保護面積為4—7平方公里的要求。應在不破壞古建筑群整體格局的前提下,將到達的時間減到最小。如應縣木塔修繕工程方案中,將消防站站址選擇在距木塔約1500m處,設計為消防隊接到警報后5分鐘到達木塔,責任區最大面積為4Km2。筆者認為,這樣的方案就不合理,國家之所以在當前警力相當緊缺的情況下,擬批準應縣建公安消防站,主要是出于保護應縣木塔的需要。所以該消防站應以保護應縣木塔為主,可以兼顧縣城的火災撲救需要。
??? Ⅱ、可以建公安、企業專職、兼職等多種形式的消防站,人員數量也要切合實際。
??? Ⅲ、消防站的建筑面積也不一定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的規定,可因地制宜,不要建大而全的消防站,宜小型、適用。
??? Ⅳ、消防站的建筑形式可不拘一格,不一定非是紅色的大門和現代式樣的建筑,可以設計為仿古建筑與周圍的古建筑群格調相協調和一致。
2.2消防器材裝備要立足古建筑火災撲救的實際
2.2.1消防車輛配置應與消防通道相適應
??? 古建筑群普遍存在消防通道不暢的問題,例如平遙古城最窄的通道還不足1米,在消防車輛的配置上,除配置普通的消防車外,還要配置適合其街道通行的小型消防車。做規劃時不能按照常規的思維,一定要讓消防通道來滿足消防車的通行要求,反而應是消防車輛要盡量適應古建筑群消防通道的需要,如平遙古城和五臺山風景區都購置了1輛小型水罐消防車,以適應當地實際。
??? 對建于高山深谷之中,依山而建,道路崎嶇坎坷,或建于城區,但設有門檻、臺階等情況而使消防車無法通行的古建筑群,其專、兼職消防隊可以不配消防車輛,應配手抬機動泵,推車式滅火器等適用型的器材裝備。
2.2.2消防器材的配置,必須減少火災撲救時的水漬損失
??? 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嚴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畫、彩繪、泥塑、文字資料等特別貴重的歷史珍品,對這類型的古建筑,火災撲救時必須減少水漬損失,要研發和配置適合撲救古建筑火災所需的水漬損失小、節水型的滅火裝備和搶險救援器材如高壓脈沖水槍等,達到既節約用水又減少損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