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一般包括賓館、飯店、歌舞廳、卡拉OK廳、影劇院、商場(店)及地下營業(yè)性場所等。當前公共場所發(fā)展迅猛,一方面不斷滿足了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時也給消防安全工作帶來了許多新問題。據(jù)了解,去年我國發(fā)生在公共娛樂場所的火災急劇增多,有700余人在大火中喪生。尤其是新疆克拉瑪依,遼寧阜新等公共場所的 特大惡性火災事故,致使558人葬身火海,引起世人的矚目和震驚。因此,在公共場所發(fā)生火災的情況下,如何脫生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值得探討。
一、公共場所的火災特點和煙對人體的危害
從公共場所的火災特點看,由于(經(jīng)營)面積大,可燃物多,人員多,加之易燃材料裝修,一旦發(fā)生火災,燃燒迅速,有的賓館、影劇院、商場頃刻間便形成大面積立體燃燒,同時散發(fā)大量有毒氣體,煙氣迅速蔓延,在人員密集的情況下,極易造成疏散困難,引起人員大量傷亡的嚴重后果。94年11日27日遼寧阜新一歌舞廳發(fā)生火災時,正在娛樂的250人頓時被濃煙烈火包圍,驚慌之中把唯一的一個疏散出口阻塞,結果致使233人被踩死或被煙熏死。
有資料表明,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氫、氯化氫等。空氣中氧氣濃度低于6%,6至8分鐘人便會死亡;當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1%時,吸氣數(shù)次,人便失去知覺,1至2分鐘即可死亡;氧氣濃度在2%至3%時,45秒鐘人便會死亡。事實證明,火災中大量人員死亡,多數(shù)是被煙熏中毒窒息而后被燒的。據(jù)統(tǒng)計在整個火災中被煙熏窒息死亡者是被火燒死亡人數(shù)的4至5倍。
二、正確的消防救生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一)提高群眾的消防救生意識是當務之急。現(xiàn)在首要的問題是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宣傳媒介加強教育,注重火災應急和自救訓練。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國民中普遍缺乏應急和自救能力的教育和訓練。發(fā)生火災時,由于缺乏心理準備,往往表現(xiàn)為驚慌失措和恐懼反應,有的過分緊張還喪失正常的思維和判斷能力,而導致行動上的盲目性,促使一些人鋌而走險,采取不正確的逃生辦法而喪失寶貴的生命。從這一點上講日本就比我們先見的多,由于日本是自然災害多發(fā)的國家,他們就比較重視國民的防災自救能力的教育和訓練,所以遇到火災事故,日本人一般都能平安逃生。1985年哈爾濱天鵝飯店大火中,當場死亡10人,卻有2名日本人自制救生繩平安脫險。現(xiàn)在仍有些日本游客外出旅游時也帶上救生繩以備急用。所以培養(yǎng)良好的防災救生意識,注重這方面的訓練,掌握不同公共場所的消防救生方法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
(二)賓館、飯店、酒店等場所,特別是一些高層賓館裝修一般比較高檔豪華,易燃材料多,建筑結構易產生煙囪效應,使火焰沿著豎井和通風管道迅速蔓延擴大,危及全樓。火災來臨時,當人處在房間內不明火勢的情況下,首先需要的是鎮(zhèn)靜,要明確自己所在的樓層,觀察和分析周圍的火情,要回憶樓梯和樓門的位置走向,千萬不要盲目打開門往下跑。94年8月濟南某賓館一層發(fā)生火災,五層一名女服務員順著樓梯僅跑到三層就被煙熏窒息死亡。如火勢不大,可迅速從疏散樓梯逃生,火勢已蔓延,則要采取正確的措施防止煙氣和火焰侵入,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或用被褥、毯子等物把門窗蒙住,用水降低其溫度,可以向室外大聲呼喊或施放求救信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利用室內床單接成長條拴在窗戶上直接下滑(如備有救生繩、救生袋更好)。如處在頂層時,可沿樓梯跑到直達頂層平臺臨時避難,等待消防人員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