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又稱事故應急計劃,是事故預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預案的總目標是控制緊急事件的發展并盡可能消除,將事故對人、財產和環境的損失和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統計表明:有效的應急系統可將事故損失降低到無應急系統的6%。《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要求“市(地、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必須制定本地區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本地區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經政府主要領導人簽署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其他有關部門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備案”。
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是國際社會極其關注的一項社會性減災防災工作,既涉及科學、技術領域,也涉及計劃、管理、政策等部門。建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應急救援體系是一項復雜的安全系統工程。針對我國重大事故頻繁發生的嚴峻形勢,為改善和提高企業及政府部門對緊急事務管理的能力,筆者簡述了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級別、分類、基本內容、文件體系及檢驗要求。
2 應急預案的級別
根據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響范圍、地點及應急方式,在我國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時,可將事故應急預案分成5種級別,如見圖1所示。
圖1.doc
(1)Ⅰ級(企業級)。事故的有害影響局限在一個單位(如某個工廠、火車站、倉庫、農場、煤氣或石油輸送加壓站/終端站等)的界區之內,并且可被現場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該區域內。這類事故可能需要投入整個單位的力量來控制,但其影響預期不會擴大到社區(公共區)。
(2)Ⅱ級(縣、市/社區級)。所涉及的事故及其影響可擴大到公共區(社區),但可被該縣(市、區)或社區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廠或工業部門的力量所控制。
(3)Ⅲ級(地區/市級)。事故影響范圍大,后果嚴重,或是發生在兩個縣或縣級市管轄區邊界上的事故。應急救援需動用地區的力量。
(4)Ⅳ級(省級)。對可能發生的特大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特大危險品運輸事故以及屬省級特大事故隱患、省級重大危險源應建立省級事故應急反應預案。它可能是一種規模極大的災難事故,也可能是一種需要用事故發生的城市或地區所沒有的特殊技術和設備進行處理的特殊事故。這類意外事故需用全省范圍內的力量來控制。
(5)Ⅴ級(國家級)。對事故后果超過省、直轄市、自治區邊界以及列為國家級事故隱患、重大危險源的設施或場所,應制定國家級應急預案。
企業一旦發生事故,就應即刻實施應急程序,如需上級援助,應同時報告當地縣(市)或社區政府事故應急主管部門,根據預測的事故影響程度和范圍,需投入的應急人力、物力和財力逐級啟動事故應急預案。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對企業意外事故情況的發展進行連續不斷的監測,并將信息傳送到社區級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社區級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將核實后的信息逐級報送上級應急機構。社區級事故應急指揮中心可以向科研單位、地(市)或全國專家、數據庫和實驗室就事故所涉及的危險物質的性能、事故控制措施等方面征求專家意見。
企業或社區級事故應急指揮中心應不斷向上級機構報告事故控制的進展情況、所作出的決定與采取的行動。后者對此進行審查、批準或提出替代對策。將事故應急處理移交上一級指揮中心的決定,應由社區級指揮中心和上級政府機構共同作出。作出這種決定(升級)的依據是事故的規模、社區及企業能夠提供的應急資源及事故發生的地點是否使社區范圍外的地方處于風險之中。
政府主管部門應建立適合的報警系統,且有一個標準程序,將事故發生、發展的信息傳遞給相應級別的應急指揮中心,根據對事故狀況的評價,實施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
3 應急預案的類型
根據事故應急預案的對象和級別,應急預案可分為下列4種類型:
(1)應急行動指南或檢查表。針對已辨識的危險制定應采取的特定的應急行動。指南簡要描述應急行動必須遵從的基本程序,如發生情況向誰報告,報告什么信息,采取哪些應急措施。這種應急預案主要起提示作用,對相關人員要進行培訓,有時將這種預案作為其他類型應急預案的補充。
(2)應急響應預案。針對現場每項設施和場所可能發生的事故情況,編制的應急響應預案,如化學泄漏事故的應急響應預案,臺風應急響應預案等。應急響應預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險狀況,明確有關人員在緊急狀況下的職責。這類預案僅說明處理緊急事務的必需的行動,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訓、演練等)和事后措施。
(3)互助應急預案。相鄰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制定的應急預案。這類預案適合于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以及高風險的大企業,需要高效的協調管理。
(4)應急管理預案。應急管理預案是綜合性的事故應急預案,這類預案詳細描述事故前、事故過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時候做,如何做。這類預案要明確制定每一項職責的具體實施程序。
應急管理預案包括事故應急的4個邏輯步驟:預防、預備、響應、恢復??h級以上政府機構、具有重大危險源的企業,除專項事故應急預案外,必須制定重大事故應急管理預案。
4 應急預案的文件體系及內容
4 1 應急預案的文件體系應急預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體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成為應急行動的有效工具。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是包括總預案、程序、說明書、記錄的一個四級文件體系。
(1)一級文件———總預案。它包含了對緊急情況的管理政策、預案的目標,應急組織和責任等內容。
(2)二級文件———程序。它說明某個行動的目的和范圍。程序內容十分具體,比如該做什么、由誰去做、什么時間和什么地點等等。它的目的是為應急行動提供指南,但同時要求程序和格式簡潔明了,以確保應急隊員在執行應急步驟時不會產生誤解。格式可以是文字敘述、流程圖表、或是兩者的組合等,應根據每個應急組織的具體情況選用最適合本組織的程序格式。
(3)三級文件———說明書。它對程序中的特定任務及某些行動細節進行說明,供應急組織內部人員或其他個人使用,例如:應急隊員職責說明書、應急監測設備使用說明書等。
(4)四級文件———對應急行動的記錄。包括在應急行動期間所做的通訊記錄、每一步應急行動的記錄等。從記錄到總預案,層層遞進,組成了一個完善的預案文件體系。從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據這四類預案文件等級分別進行歸類管理,既保持了預案文件的完整性,又因其清晰的條理性便于查閱和調用,保證應急預案得到能有效運用。
4 2 應急預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不同類型的應急預案所要求的程序文件是不同的,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應包括:
(1)預案概況———對緊急情況應急管理提供簡述并作必要說明;
(2)預防內容———對潛在事故進行分析并說明所采取的預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
(3)預備程序———說明應急行動前所需采取的準備工作;
(4)基本應急程序———給出任何事故都可適用的應急行動程序;
(5)專項應急程序———針對具體事故危險性的應急程序;
(6)恢復程序———說明事故現場應急行動結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復行動。
4種類型預案的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其中打“√”項為該預案的包含內容,打“0”項為可選內容)。
表1.doc
5 應急預案的檢驗
制定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必須是—個持續的過程,它的結果必須迅速反應現場的新發展、條件的變化以及新的數據、知識、設備和物資的可獲得情況。
對應急反應系統進行定期檢驗是很重要的,該系統應清楚表明有效針對意外事故的能力。檢驗的內容及對象包括:
(1)系統的完整性;
(2)報警系統;
(3)信息的傳遞速度和質量;
(4)應急反應系統的質量,領導班子與工作隊伍;
(5)內部力量(應急隊伍)的準備狀況和工作效能;
(6)外部機構的合作;
(7)外部人力和物力的提供情況;
(8)實施保護及補救措施的速度;
(9)對事態的連續監測;
(10)應急人員、管理機構及當地指揮中心之間的通訊聯絡;
(11)在特殊條件下認為重要的其他方面問題。
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應對定期檢驗的結果進行認真的評價,并將獲得的有益經驗補充到應急系統中,用于改進和完善應急系統并確保預案的有效實施。
6 結束語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事故預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及有關法規都有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和建立各級應急救援系統的規定,筆者提出了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分級、分類體系,并建議我國重大應急救援體系可由五級四類預案類型組成。確定應急管理的基本內容為預防、預備、應急響應和恢復4個方面,而應急預案的文件體系又包含總預案、程序、說明書和記錄4個文件體系。
筆者提出制定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思路、建立體系的方法,可供各級政府、生產經營單位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