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發生的大地震,再次提醒我們,作為學校這樣一個人員相對集中的單位、防范能力相對薄弱的群體,應當隨時做好防范工作。
筆者就所在地可能發生的地震、暴風雨等自然災害的防范工作,調查了10所學校,其中小學6所、中學4所。調查結果表明,10所學校均依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制訂了突發事故應急預案,主要是食品事故應急預案、火災應急預案,但沒有一所學校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或相關的防范、應對措施。這在學校的安全防范中是一個可怕的漏洞。同時,筆者就學校制訂的應急預案的內容和演練進行了調查,讓人感到不安的是,這10所學校,在過去兩年中,僅有兩所學校分別進行了一次演練,其他8所學校的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幾乎形同虛設。
在四川“5·12”大地震中,我們也慶幸地看到了這樣一則報道:
某學校在平時進行過地震災害的應急演練,教師和學生掌握了一些逃生、救護的技能。地震發生時,該校的教師和學生充分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自救,躲過這一劫,傷亡程度很小。此事例告訴我們:學校應當健全自然災害防范的相關措施,翔實地制訂應急預案。
針對一些地方學校自然災害防范工作的不足,筆者以為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學校在制訂防范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及其他應急預案時,應當有相關的專業機構介入并進行具體專業指導,如地震過程中的逃生和救護,暴風雨來臨時的前兆和應對措施等,從而做到措施得當,應對及時;二是在自然災害以及其他突發事故的應急預案制訂后,學校應當定期組織全校的模擬演練,可以結合季節特點進行,如在夏季重點組織對暴風雨、雷電等災害的防范演練。
在方法上,學校可以采取錄像、專職人員示范、講座、參觀等形式;在組織上,學校可以邀請專門機構進行指導,創設情境,如地震災害來臨時,如何防護,災后如何保持體力實行自救等,這些都需要專職人員進行具體指導。同時,專門機構或專職人員的參與能更好地讓學生和教師感受現場,能很快地進入情境,同時,也有利于措施的規范化,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盡管有許多突發的自然災害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但如果我們能夠防患于未然,加強應急預案制訂和演練工作,培養師生在緊急情況下沉著應對、自救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就有可能減少或避免危害。學校應當始終把應急預案的制訂和落實擺在安全防范的重要位置,要不定期地加強校舍的檢查、維護,加強對水、電、燃氣等設備的檢測和維修,為師生構筑一道堅固的生命之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