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化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重特大化學事故發生頻率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以來,我國發生了41起因應急管理水平低、應急人員素質低、應急裝備水平低、指揮施救不當造成傷亡擴大的事技,導致157人死亡、42人受傷。其中,救援人員97人死亡、38人受傷。因此,整合現有救援力量,組建我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加強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刻不容緩。
一、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主要內容
(一)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原則
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政府領導,分級管理,統一指揮,部門協作,區域為主,企業負責,社會救援,社區配合的原則。
(二)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形式
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包括事故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單位自救一般是指化學事故規模較小,依靠事故單位本身的救援力量即可完成,無需動用社會力量的應急救援行動。社會救援一般是指化學事故發生的規模所需救援力量已超過事故單位自身救援力量,或事故危害超出事故單位區域,其危害程度較大需要動用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應急救援行動。
發生化學事故時,由于事故單位最了解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可以盡快控制危險源,實施初期撲救。所以,事故單位實施自救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
(三)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
1. 控制危險源
及時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險源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務,只有及時控制住危險源,防止事故的繼續擴展,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救援。特別對發生在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區的化學事故,應盡快組織工程搶險隊與事故單位技術人員一起及時堵源,控制事故繼續擴展。
2. 搶救受害人員
搶救受害人員是應急救援的重要任務。在應急救援行動中,及時、有序、有效地實施現場急救與安全轉送傷員是降低傷亡率,減少事故損失的關鍵。
3. 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
由于化學事故發生突然、擴散迅速、涉及范圍廣、危害大,因此應及時指導和組織群眾采取各種措施進行自身防護,并向上風方向迅速撤離出危險區域可能受到危害的區域。在撤離過程中應積極組織群眾開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 做好現場清潔,消除危害后果
對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可能對人和環境繼續造成危害的物質,應及時組織人員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
(四)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注意事項
預防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平時加強救援人員與救治技術的儲備,構建行之有效的應急救援網絡體系,保證救援裝備及設施及時到位,發生事故時才能做到有條不紊,高效、快速、及時地實施救援。在救援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 現場應急指揮負責人和應急人員首先對事故情況進行初始評估。根據觀察到的情況,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圍和擴展的可能性。當本單位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指揮部必須立即向上級和相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救援隊伍進入本單位時,指揮部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項。
2. 要對有限空間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氧氣的含量進行檢測。可以使用檢測儀器也可采用動物(如白鴿、白鼠、兔子等)試驗方法或其他簡易快速檢測方法作輔助檢測,根據測定結果采取加強通風換氣等相應的措施,在有限空間的空氣質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業。
3. 救援人員要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繩等),系好安全帶,以防止搶險過程中受到傷害。救援所用的工具應具備防爆功能。救援人員進入危險區應以2至3人為一組,有限空間內搶險人員與外面監護人員應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并確定好聯絡信號,在搶險人員撤離前,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監護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