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應急預案又稱“應急計劃”或“應急救援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為迅速、有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確事前、事發、事中、事后的各個進程中,誰來做,怎樣做,何時做以及相應的資源和策略等的行動指南。
應急預案實際上是標準化的反應程序,以使應急救援活動能迅速、有序地按照計劃和最有效的步驟來進行,它有六個方面的含義:
事故預防:通過危險辨識、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術和管理手段控制危險源、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應急響應:發生事故后,明確分級響應的原則、主體和程序。重點要明確政府、有關部門指揮協調、緊急處置的程序和內容;明確應急指揮機構的響應程序和內容,以及有關組織應急救援的責任;明確協調指揮和緊急處置的原則和信息發布責任部門。
應急保障:是指為保障應急處置的順利進行而采取的各種保證措施。一般按功能分為人力、財力、物資、交通運輸、醫療衛生、治安維護、人員防護、通訊與信息、公共設施、社會溝通、技術支撐以及其他保障。
應急處置:一旦發生事故,具有應急處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 反應處理故障或將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的初期階段,使可能發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
搶險救援:采用預定的現場搶險和搶救方式,在突發事件中實施迅速、有效的救援,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減少人員傷亡,拯救人員的生命和財產。
后期處置:是指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和影響得到基本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社會秩序和生態環境恢復正常狀態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動。
二、基本要素
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參加單位、人員及其作用;應急反應總負責人,以及每一具體行動的負責人;本區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關機構;政府和企業在事故應急中各自的職責。
2.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
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地點;事故影響范圍及可能影響的人數;按所需應急反應的級別,劃分事故嚴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