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時2分,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地震發生后,集團公司15個在川企業迅速啟動應急響應,信息直達北京總部。震后20分鐘內,各企業分別準確部署、有序奔赴抗震自救和保供的第一現場,使中國石油成為抗震救災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快速高效的應急響應能力得益于中國石油近十年來對完善企業應急管理體系的不懈探索。經歷了冰凍雨雪災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的淬煉,包括組織建設、預案建設、制度規范、保障能力以及科技支撐為一體的中國石油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初具規模,并在實現企業安全生產、構建和諧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應急組織建設日趨完善
為搶險救災提供保障
按照國家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中國石油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組成了由副總經理為主任,總部機關職能部門、信息組、專家組、現場應急指揮部參加的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7年11月,中國石油在辦公廳設立總值班室(應急協調辦公室),負責應急時期值班值守、綜合信息、應急協調和督辦工作。2008年3月,中國石油在安全環保部成立應急管理處,作為集團公司應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機構,負責日常應急管理和準備工作。至此,“統一領導、分工負責、部門聯動”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形成。
在企業層面,各企事業單位也紛紛成立了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立了相應的應急工作機構,配備了專(兼)職應急管理人員。目前,中國石油專(兼)職應急管理人員達2800多人,在開展應急體系建設、組織預案編制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堅持預防與處置并重
形成“1+18”預案模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有備無患。結合同行業事故教訓和多年工作實踐,中國石油重點針對井噴失控、油氣管道、煉化裝置著火爆炸事故等5種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編制了《突發特別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后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集團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16個專項預案。2008年,中國石油按照“科學、實用、簡明、易行”的原則,對總體預案和16個專項預案進行了補充修訂,形成“1+18”的預案模式。
為了使最初的教科書式的預案文本更具操作性,中國石油對預案的核心內容進行提煉,把事件描述、響應流程、應急職責、信息報送等應急行動時的關鍵環節進行梳理,提煉成《應急工作手冊》,突出了緊急情況下應急響應的快捷效用。
中國石油還探索建立了“一普三重”的應急預案審核模式,即對所有成員企業普遍開展應急預案備案管理,對重要企業、重大工程項目、重點事故單位開展預案現場審核。經過2011年和2012年的兩次大規模評審,中國石油完成了對136家企事業單位的應急預案審核,實現了預案備案審核工作的全覆蓋。
演練檢驗預案成果
讓“防”字深入人心
2006年10月28日,土庫曼斯坦奧斯曼3號井井噴失控、著火,土方向中國石油請求緊急援助。中國石油組成滅火專家組,與高含硫、高壓、高產的氣井大火進行頑強拼搏,圓滿完成了壓井滅火任務。這是中國石油應急隊伍建設的一次成功實踐。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形成了以企業生產保障救援為主體,社會救援相應為依托的專、兼職相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在專業救援隊伍建設和使用上,初步形成了以專職消防隊、危險化學品、油氣長輸管道、井噴失控、海上應急救援5個應急救援基地(中心)為主體的集團公司級專業應急救援響應力量。
中國石油按照“演練即實戰”的要求,把應急演練作為提高應急能力的重要手段,從2008年開始,陸續組織了“海上綜合應急演練”“井噴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等5個集團公司級專項應急預案的實戰演練,有效提升了應急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