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由于事故單位最了解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可以盡快控制危險源,實施初期撲救,所以,事故單位積極實施自救是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
我國政府和相關職能管理部門十分重視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1997年,原化學工業部就頒布了《關于實施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重大化學危險源管理的通知》(化督發[1997]459號文),提出了《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寫提綱》?!栋踩a法》第十七條中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條中規定,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定期組織演練。
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程序和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程序基本一致,包括編制的準備、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預案編制、預案的演習和修訂、審核實施。但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更強調其針對性、專業性。另外,企業應急救援預案應并入地方政府編制的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中,以有助于增進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相互了解,也確保了企業應急救援預案作為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緊急情況下實施。
一、編制的準備
1.成立預案編制小組。企業應組織安全、環保、生產、設備、醫護等相關部門的技術人員組成編制小組。小組成員最好包括來自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代表,以保證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一致性,實現當事故擴大或波及到廠外時,與區域性應急救援預案實現有效銜接。
2.相關資料收集。包括適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品普查,企業事故檔案,國內外同類企業的事故資料,相關企業的應急預案。
3.企業應急資源。在緊急情況下,企業所具有的包括人力、設備和供應等方面的應急資源,如全職和兼職的應急人員、消防供水系統、個體防護設備、毒物檢測設備、醫療救生設備、交通設備、通訊設備等。
4.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周邊人口分布情況以及當地可動用的社會應急資源。
二、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
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是編制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的關鍵和主要依據。關于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的具體做法和相關規定,可參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即將頒布的《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裝置、設施現狀安全評價管理辦法》。
三、預案編制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下,企業就可以編制本企業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了,一般來說,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ㄒ唬┢髽I概況
1.企業的投產時間。企業建立以及投產時間,各重大危險源和裝置投產或進行技改、大修時間詳細列表。
2.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的地理位置、組織機構、人員構成、生產能力等。
3.重大危險源或事故隱患。根據危險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結果,確定本企業的危險工藝單元、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數目及其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
4.救援力量。 廠內消防、救護、防化、保衛等部門的人員、車輛情況,廠外消防、急救等部門的情況,地區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等。
(二)應急救援系統
事故發生時,能否對事故作出迅速有力的反應,直接取決于應急救援系統的組成是否合理。所以,預案中必須對應急救援系統精心組織,劃清責任,落實到人。應急救援系統主要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成。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設企業應急總指揮,小組成員應包括具備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職責、權力及資源的廠內安全、生產、設備、保衛、醫療、環境等部門負責人,還應包括具備或可以獲取有關社會、生產裝置、貯運系統、應急救援專門知識的技術人員。小組成員直接領導各下屬應急救援專業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統一協調部署各專業隊的職能和工作。
應急救援專業隊是事故發生后,接到命令即能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執行應急救援行動中特定任務的專業隊伍。按任務可劃分為:
通訊隊:確保各專業隊與總調度室和領導小組之間通訊的暢通,通過通訊指揮各專業隊執行應急救援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