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如采掘作業、鉆眼作業、炸藥爆破、頂板管理、裝載及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會產生大量的礦塵。據調查,在無防塵措施的情況下,厚煤層綜采放頂煤的產塵濃度4000-8000mg/m3,機采1000-3000mg/m3(個別甚至達到8000mg/m3以上),炮采300-500mg/m3,風鎬落煤800mg/m3左右;機械化掘進煤巷和半煤巖巷時,粉塵濃度達1000-3000mg/m3,炮掘面1300-1600mg/m3,這些濃度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為最大限度的降低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特別是呼吸性粉塵濃度,使空氣中的礦塵的濃度降到國家標準以下,保障全礦井下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礦井安全生產,必須采取綜合的防塵措施,即各個生產環節時都實施有效的防塵措施。煤礦綜合防塵措施主要包括通風除塵、濕式作業、凈化風流和個體防護等。
通風除塵是在機械或自然動力的作用下,將地面新鮮的空氣連續地供給作業點,稀釋并排除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調節礦內氣候條件,創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礦井通風中有效地控制風速和風流的方向最為關鍵。風速過低,粗粒礦塵將與空氣分離下沉,不易排出;風速過高,能將落塵揚起,增大礦內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因此,通風除塵效果是隨風速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的,達到最佳效果后,如果再增大風速,效果又開始下降。我們把能最大限度排出浮塵而又不致使落塵二次飛揚的風速稱為最優排塵風速。一般來說,掘進工作面的最優風速為0.4-0.7m/s,機械化采煤工作面為1.5-2.5m/s。
濕式作業是利用水或其他液體,使之與塵粒相接觸而捕集粉塵的方法,它是煤礦綜合防塵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除缺水和嚴寒地區外,一般煤礦應用較為廣泛。濕式作業主要包括煤層注水、濕式鑿巖鉆眼、噴霧降塵、水封爆破和水炮泥等防塵措施。煤層注水就是回采前預先注水濕潤煤體,從源頭處減少和抑制塵源的產生,這種措施一般可降低礦塵濃度60-90%,是減少粉塵產生量的最積極、最有效方法之一。在注水時添加濕潤劑等,可進一步提高降塵效果。噴霧降塵是將壓力水通過噴霧器,在旋轉或沖擊的作用下,使水流霧化成細微的水滴噴射與空氣中,根據噴霧地點不同,可分為掘進機噴霧灑水、采煤機噴霧灑水、綜放工作面噴霧灑水、轉載點噴霧、回風巷噴霧及其他地點噴霧。水炮泥是將裝水的塑料袋代替一部分炮泥,填于炮眼內,爆破時水袋破裂,水在高溫高壓下汽化,與塵粒凝結,達到降塵的目的。水封爆破是將炮眼的炸藥先用一小段炮泥填好,然后再給炮眼口填一小段炮泥,填好兩端炮泥之間的空間,插入細注水管注水,注滿后抽出注水管,并將炮泥上的小孔堵塞,這樣就可以減少爆破時的產塵量。
凈化風流是使井巷中含塵的空氣通過一定的設施或設備將礦塵捕獲的技術措施。目前使用較多的是水幕和濕式除塵裝置。水幕凈化風流是指在主要進風風巷、采區回風巷、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刮板機轉載點和裝載點設置光電、聲控自動噴霧水幕。除塵器根據是否利用水或其他液體分為干式和濕式兩大類。煤礦一般采用濕式除塵器,利用作用在煤塵上的重力、慣性力、離心力、擴散粘附力及電磁力等把氣流或空氣中含有的固體粒子分離并捕集起來以達到凈化風流的作用。
個體防護是指通過佩戴各種防護面具以減少吸入人體粉塵的最后一道措施。在井下綜放面、掘進面產塵濃度高的地方,盡管采取了上述防塵措施,但還有一些未被捕獲的細小煤塵彌留在作業空間內,為了阻止這部分煤塵吸入人體,必須進行個體防護。目前個體防護的主要措施有防塵口罩和防塵帽,它們能將污濁空氣中的煤塵通過過濾材料濾掉,使作業人員吸入較干凈的空氣,在實際使用中具有防塵效果好、經濟方便等特點。
隨著煤礦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開采強度的增大,礦井的防塵問題日益突出。為進一步提高降塵效率,世界各國已經開始研究應用物理化學方法降低礦井粉塵的新技術措施,例如,添加降塵劑除塵、泡沫除塵、超聲波除塵、磁化水除塵、生物試劑除塵等。
為適應煤炭資源安全高效開采的需要,建立安全、清潔的作業環境,在現有防塵技術基礎上,研究開發高效經濟環保型除塵新技術,實現對呼吸性粉塵的高效抑制,是煤礦防塵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