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主扇停止運轉后,現場應急指揮部及時了解災情,判斷災情的發展趨勢,及時果斷地做出決定,下達救援命令。
(1)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主扇停風事故災情信息:
通風情況(風量大小、風流方向、通風設施的損壞情況等);停風區域的氣體情況;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情況(防爆門是否打開,風機房水柱計讀數發生變化等)。
(2)必須做出決定并下達的救援命令
撤出災區和井下所有人員。切斷災區電源(局部通風機電源視情況而定),立即通知礦山救援隊,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災情,成立搶險救援指揮部,依據應急預案制定完善的現場救援方案。保證升降人員的井筒正常運行。清點井下人員,控制入井人員,準備救援物資,維護好事故現場秩序,做好搶救傷員準備工作。
獲悉主扇停止運轉井下發生瓦斯積聚爆炸后,現場應急指揮部及時了解災情,判斷災情的發展趨勢,及時果斷地做出決定,下達救援命令。
(1)選擇最短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人員最多的地點進行偵察、搶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二是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選擇哪條路線進入災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救護力量少時,要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因為在空氣新鮮的巷道前進,對保持救護隊的戰斗力,減少隊員的體力消耗有利。如果瓦斯爆炸后,進風巷道垮塌、冒頂和堵塞,一時難以清理、維修,也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但在回風中行進,有煙霧和有毒氣體的威脅,救護隊員的行進速度較慢,但是回風往往也是遇險人員較集中的地點,救護力量多時,可以同時從進、回風兩側派人進入。
(2)迅速恢復災區通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迅速恢復災區的通風,排除爆炸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氣體,讓新鮮空氣不斷供給災區,是搶救遇險人員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復通風前,必須查明有無火源存在,否則會再次引起爆炸。恢復掘進巷道的通風,建議采用“一次恢復,遠距離啟動”的辦法,具體操作是:由救護隊員戴機在巷道內接好風筒(由于巷道內缺氧,即使有高濃度瓦斯存在、有火源存在,也不會爆炸),然后所有人員撤至安全區域,實行遠距離啟動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既使有再次爆炸的可能,也能確保救災人員的安全。
(3)反風。在緊急搶救遇險人員的情況下,爆炸產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威脅回風方向的工作人員時,在確認進風方向的人員已安全撤退的情況下,可考慮反風。但必須十分慎重。不經周密分析,盲目行動,往往會造成事故的擴大。
(4)清除災區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發生冒頂,造成巷道的堵塞,影響救護隊員進行偵察搶救時,應考慮清理堵塞物的時間。若巷道堵塞嚴重,救護隊員在短時間不能清除時,應考慮其他盡快恢復通風救人的可行方法,同時要恢復堵塞區外的通風,讓不佩帶呼吸器的人員能夠參加此項工作,救護隊員要在旁進行監護并做好準備,一旦通路打開,立即進入災區搶救遇險人員。
(5)撲滅爆炸引起的火災。為了搶救遇險人員,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在災區內發現火災或殘留火源,應立即撲滅,火勢很大,一時難以撲滅時,應制止火焰向遇險人員所在地點蔓延,特別是火源地點附近有瓦斯積聚的盲巷,待遇險人員全部救出后,再進行滅火工作,火區內有遇險人員時,應全力滅火。火勢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險,用直接滅火法不能撲滅,并確認火區內遇險人員已死亡無法救出時,可考慮先對火區進行封閉,控制火勢,待火災熄滅后,再尋找遇難人員尸體。
(6)最先到達事故礦井的救護隊,擔負搶救遇險人員和災區偵察任務,在煤塵大、煙霧濃的情況下進行偵察時,救護隊員應沿巷道或斜線用探險棍分段式前進,隊員之間要用聯絡繩聯結,發現還有可能救治的遇險人員,應積極搶救并迅速救出災區;發現已死亡的遇難人員,應標明位置,繼續向前偵察,偵察行進中,應在巷道交叉口設明顯的路標,防止返回時走錯路線,偵察工作要仔細認真,凡走過的巷道要標注留名,并繪出偵察線路示意圖,除搶救遇險人員外,還應分工明確,特別偵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點的情況,頂板冒落范圍、支架、水管、風管、電氣設備、局部風機、通風構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動方向及其蔓延情況,災區風量分布,風流方向,災區氣體成分等,并作好記錄,供救災指揮部研究全面搶救方案;小隊應按規定時間原路返回,如果不能原路返回,應經布置偵察任務的指揮員同意.如果沒有按時返回或通訊中斷,待機小隊立即進入救援.
(7)第二個到達事故礦井的小隊應配合第一小隊完成搶救人員和偵察災區的任務,或是根據指揮部的命令擔負待機任務,待機地點應選在距災區最近,有新鮮空氣處,做好緊急救人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