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 述
雷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當雷云聚集到一定的電荷后,就會在帶異性電荷的雷云之間或在雷云與帶異性電荷的大地之間發生強烈的電荷中和放電,并伴生閃光、霹靂,人們稱其為雷電。雷云與大地之間的放電,我們叫它對地雷電,又稱落地雷,它會擊毀房屋、殺傷人畜、引爆易燃物、引爆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和爆炸性物質等雷害事故。
石油庫是重點防火地區,庫區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的劃分及有關安全要求,是制定油庫防雷措施的重要依據,因為在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內,特別是在爆炸危險物質可能存在的地方,如遇到雷電或其他火花,就可能會引起爆炸、火災事故、造成巨大破壞和人員傷亡。這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切實予以避免。
油庫區油罐遭受直擊雷時,由于電能向熱能的轉換,雷擊點會產生強烈的電弧,使金屬熔化或飛濺,可直接引燃或引爆此處存在的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引起爆炸火災事故。當油罐及其管道遭受感應雷電(含電磁感應及靜電感應),在感應雷電泄放通道上,油罐對地或管線上某一點電氣不連續處(存在空氣間隙)會發生電弧火花,如在此處存在油氣與空氣的混合物,都有可能引起爆炸火災事故。油庫防雷的目的,就是要針對雷電的上述特點,根據油庫的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劃分,采取切實可靠的措施,防止雷電火花在油氣可能發生或聚集的地方產生,作到既安全可靠有經濟合理。
2 油庫的雷電防護措施
當油罐儲存易燃物品(閃點低于或等于環境溫度的油品)時,油罐在正常情況下,呼吸閥不開啟,量油孔是關閉的,呼吸閥周圍的的油氣與空氣混合物也達不到產生爆炸或火災的危險濃度,遇雷電火花不會引起爆炸火災事故。但當油罐處于大呼吸(油罐進油),小呼吸(油罐經太陽暴曬或熱源烤時),使油罐內氣壓升高,呼吸閥開啟釋放氣體時,呼吸閥周圍存在油氣與空氣的爆炸混合物,這時如遇雷電火花,就會引起爆炸火災事故。但由于油罐處于大、小呼吸的時間不長,這類油罐的雷擊爆炸火災事故幾率也是很小的。由于油罐的爆炸火災事故也是嚴重的事故,也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其防雷體系有:
(1) 石油庫設計規范第4.1.12條規定:儲存甲、乙油品和輕柴油的規定頂油罐必須安裝阻火器和呼吸閥。當油罐頂部存在油氣和空氣混合物時(油罐處于大小呼吸狀態下),雷擊油罐頂部位,就有可能引燃油氣引起爆炸火災事故。
(2) 石油庫設計規范第11.2.1條:鋼油罐必須做防雷接地,其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接地沿油罐周長的間距,不宜大于30米。當罐頂裝有避雷針或利用罐體做接閃器時,接地電阻不宜大于5Ω。這是因為雷擊于罐頂或油罐頂部發生雷電感應時,可將雷電迅速泄入大地,給雷電導入大地以通路,否則雷電沿輸油管線消散的電位太高(V雷=R×I雷),易對周圍建筑物產生反擊,或進入油泵房引起二次雷擊事故。因此規定接地電阻不宜大于5 Ω。
(3) 與油罐相連接的進出油管線的防雷接地措施,執行《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第3.2.2 條第二、三款,第3.2.3條第二款的有關規定,輸油管線間距離小于100mm時,應每隔不大于30m互相連接一次,且其工頻接地電阻不大于5Ω。其目的是防止雷電波沿輸油管線進入泵房或閥室等有油氣存在的場所,產生二次雷電火花引爆油氣,產生爆炸火災事故。
(4) 石油庫設計規范第11.2.2條規定:“當油罐頂板厚度小于4mm時,應裝設避雷針(線),避雷針(線)的保護范圍應包括整個油罐”。這主要是防止特大雷電將油罐擊穿產生爆炸火災事故。
(5) 石油庫設計規范第11.2.7條:“地上鋼油罐上的溫度、液位等測量裝置應采用鎧裝電纜或鋼管配線,電纜外皮或配線鋼管與罐體應作電氣連接。鎧裝電纜的埋地長度不應小于50米”。主要目的是防止雷電波進入控制室儀表配電盤,避免產生二次雷擊事故。
(6) 石油庫設計規范第11.2.2條規定:“覆土油罐的罐體及罐室的金屬構件以及呼吸閥、量油孔等金屬構件,應作電氣連接并接地,接地電阻應不大于5Ω”。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罐體間存在電位差,造成雷電反擊。
(7) 平時特別是雷雨季節的雷雨天氣,量油孔、人孔等孔洞應關嚴密,防止外面雷電火花引爆罐內油氣而產生爆炸火災事故。美國API推薦實行的2003第四版“對靜電、雷擊或雜散電流引燃的防護”有這樣一段:“維護良好的金屬固定頂儲罐與臥式儲罐,由于所有部件是相連的,對引燃或直擊雷都處于良好的保護狀態。曾經發生過由于雷擊油罐引燃爆炸,是由于罐頂開口未關閉引起的。例如計量孔,或是排氣孔沒有裝呼吸閥或阻火器之類的防止回火設施”。以上各項措施就構成了我國固定頂儲罐或臥式儲罐的防雷體系。
3 結 語
健全的防雷體系,嚴格的維護管理,如每年的雷雨季節來臨之前要全面檢查防雷體系,接地電阻要符合規范要求,呼吸閥阻火器要保持完好,雷雨季節雷雨天關閉所有儲罐頂孔洞等,就可以避免雷電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