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數據”背后應對職業危害的思考
??? ——從企業立場出發談職業安全健康工作
??? 全國目前有勞動力人口7.5億,其中接觸職業危害的勞動者達2.2億。特別是一些地區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埋下了許多職業病隱患,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的情況尤其嚴重。
???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楊元元在“第二十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職業安全健康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2012學術年會”開幕式致辭上指出。
??? 目前我國有毒有害企業超過1600萬家,在接觸職業危害人數超過2億的勞動者中,絕大多數勞動者是從事煤礦、建筑、冶金、化工、城市衛生等行業和鄉鎮企業的農民工,特別是諸如此類的私有企業的情況更為嚴重。據衛生部統計,2003年全國報告各類職業病發病數為10467例,其中塵肺病發病數占80%,急、慢性中毒約占20%。2009年職業病報告病例比2008年增加了32%,2012年比2009年增加了50%。楊元元在開幕上念出的數字已經讓人“嘆為觀止”,而最近從衛生部官網上獲得的一系列數字又再次讓筆者感到一陣眩暈。由于目前廠礦企業勞動者的體檢率低,報告不全,有專家估計實際發病要比報告的例數多,塵肺實際發生的病例數不少于100萬例,每年新增塵肺病例約1萬例。
??? 職業病具有分布廣、潛伏期長、流動性大、危害轉移嚴重等特點,因此有不少勞動者仍對職業病認識不到位,不清楚,以為只有塵肺或者一氧化碳中毒才是職業病,所以對應該采取的個體防護措施也僅僅停留在戴口罩、護目鏡等一些基本方法上。事實上,自2010年我國《職業病防治法》開始修訂完善以來,職業病目錄就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擴充,例如環衛工、高溫作業、鼠標手等等一些新型職業危害紛紛被列入職業寧目錄其中,而此次在成都舉辦的“第二十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職業安全健康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2012學術年會”上,更是將兩岸三地的職業病目錄進行了比較研究,這對我國職業病目錄的再次更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和基礎。
??? 隨著近幾年的宣傳和教育,許多廣大勞動者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職業病危害的嚴重性,防護的主動意識逐漸提高。職業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影響長遠,那么作為一個企業,應該如何去看待職業病,又該如何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呢?
??? 近日,筆者隨機走訪了企業的一些工作人員,根據他們的看法,筆者對于職業安全健康工作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 企業是市場的細胞,任何企業產品最終都要走向市場,一個企業要想讓自己的客戶滿意,首先要提高員工對自己的滿意度。要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健康的身體是滿意與否的一道門檻。想想看,如果員工身處滿是灰塵的工作環境,刺鼻難聞的氣味充斥著整個車間,又或者他們在酷熱的陽光暴曬下作業,那種急燥不安的心情怎能創造出好的業績?又怎會提高產品質量?而往往這種急躁不安的心情才會造成安全隱患,是發生安全生產故事的根源。為勞動者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這也是此次職業安全健康學術交流會所倡導的一項重要議題,是職業健康工作“人性化”的重要體現。
??? 職業病有一個最大的分布特點,就是在國有的、大型的企業中罹患職業病的幾率很小,但是在一些小型的、私有的企業中,不僅罹患幾率大大增加,而且職業病案例也十分可觀,往往是群體性的突發。“每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工會組織,這與企業規模大小無關,它是安全管理制度中一項最基本的保障措施,是員工身體健康起的保護傘,企業的工會組織應該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從法律、組織、制度、技術、設備、教育上采取一系列綜合措施,改善員工的勞動條件,消除事故隱患,預防和減少‘白傷’事故的發生。”在宜賓市礦山急救醫院已經工作了30年的馮一春對筆者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