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這諸多方面中,弄清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與評價)是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切入點、首要任務,是開展職業衛生工作的前提,是職業衛生工作永恒的主題。這是由職業病危害因素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所處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決定的:它是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的重要因素;是用人單位依法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直接依據;是開展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評價的依據;是開展健康監護工作的針對性依據;是開展職業病診斷的先決條件;是設置職業病防護設施和職業危害警示標識的依據;是提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的重要依據;是實施行政處罰的重要證據等。
一、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
(一)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設有依法公布的職業病目錄所列職業病的危害項目的,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但在監督工作中發現有的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項目不如實,或根本未申報職業病危害因素,原因有:其一,不知道要申報;其二,不懂得申報,由于用人單位從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人員大多為非專業人員,職業衛生知識相對缺乏,不明白哪些是職業病危害項目應當申報;其三,故意隱瞞不報,個別用人單位對申報工作認識不足,認為不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可以逃避監督;其四,已申報的絕大多數是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引下被動式申報;其五,要如實申報離不開監測結果或化學品中文說明書,但這方面企業又常常不能提供。
(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
《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第十六條規定:“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大多數用人單位是在本法實施前已經開業,依法不需要提供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但《職業病防治法》實施已有五個年頭了,以用人單位按每年約20%的比例變遷計算,會有不少的新建設項目,按理來說這些新建設建設項目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事實上,這幾年來我區僅有3個用人單位提交了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的用人單位一個也沒有,這種現象在羅湖區存在,我市其它區情況也大致相同,可以說是深圳地區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缺乏有關部門配合,僅靠衛生部門一已之力捉襟見肘。當衛生行政部門發現一個新企業沒有依法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時,該企業往往已經獲得工商營業執照,可以合法生產經營了。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有關規定,未提交預評價報告或預評價報告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的,有關部門不得批準該建設項目。法律賦予了衛生行政部門較大的權力,但操作起來形同虛設。經貿部門引進外資、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均未將衛生部門的審查作為前置條件,由于沒有其他約束機制,導致審查工作難于落實;其二,技術服務能力未能滿足評價工作需求。目前,我市只有2家單位取得了建設項目的評價資質(乙級),據了解,按照目前的技術力量,我市2家評價機構每年最多可完成50個項目的評價任務。以寶安為例,每年有500家以上的新辦企業,如果全部要求進行評價,顯然缺乏技術支持,而且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出具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周期長(一般要4到6個月甚至更長),企業難于接受在全部辦完合法手續后再開業。其三,面對較高的評價費用(單項評價費用至少都要4萬元以上),企業常常望而卻步。其四,用人單位不知道,即使有的知道也不想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其五,監督和處罰力度不夠。
(三)日常監測
《職業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并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根據這一條款,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制度,其制度的內容為實施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系統,目前羅湖轄區工業區內有七百多間用人單位,絕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據了解僅有一個用人單位建立了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系統,且不是每天進行監測。因此可見,從用人單位的日常監測中獲取職業病危害因素也不現實,此外,此條款雖然規定了違法事實,但未規定罰則,留給了用人單位“自由發揮”的空間。
(四)定期監測
《職業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檢測、評價結果存入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定期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向勞動者公布。”根據這一條款,用人單位應定期向獲得資質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委托,開展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檢測、評價。本來從這里獲得的是比較全面準確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信息,但事實上還在比較大的差距:第一,關于定期檢測,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未做全面的規定,只是在《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的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有: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每一個月對高毒作業場所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因素檢測;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條例的規定雖然明確,但難于實施,不但用人單位難于自覺履行,就是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都難于有時間服務。除了高毒物品作業場作了明確規定外,對于中低毒等其它職業病危害因素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該多長時間監測一次未做明確規定,這就存在操作性不強的缺點,給衛生行政部門執法也帶來了困難。第二,檢測覆蓋率低,我區存在職業危害因素比較明顯的用人單位約三百間,2007年上半年已開展年度監測工作的不超過5間,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用人單位難于接受監測費用突然成倍增長的事實。費用的增長主要是由于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增加了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的評價方法,原來一個點只測一次,現在要測四次。第三,關于檢測結果,在檢驗報告中,經常會看到某一檢測項目的濃度小于某一值,如:車間空氣中的苯(皮)<0.6mg/m3 ,剛從結果上看可以理解成二個含義,其一是車間空氣苯濃度是在大于0和小于0.6mg/m3之間,說明車間空氣中存在苯這類高毒物質,其二車間空氣苯濃度為0,表明車間空氣中無高毒物質苯的存在,不需要開展針對苯的職業病防治工作。當然小于某一值的表達方式有可能是檢測水平的限制,導致精度不夠高,但不管怎樣,這樣的表達欠妥,容易導致誤解。
(五)化學品中文說明書
《職業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提供中文說明書。說明書應載明產品的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項、職業病防護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但是在日常監督工作中,從用人單位提供給監督人員查看的說明書看來,供貨商提供給用人單位的產品說明書并不規范,供貨商為了減少用人單位對購買有害化學品的顧忌,常常打出環保產品、綠色產品的旗號,或出于配方保密目的僅提供商品名或產品代號,絕大多數有害化學品的中文說明書上都沒有載明有害物質的成分和化學式,有的甚至只提供英文說明書。而企業采購員對此也認識不夠,造成信息缺失,因而監督人員想在此環節獲取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準確信息現階段還不現實,而且針對此條款監督也難,很多供應商都是由不同地區的職能部門管轄。
(六)監督經驗
監督人員可根據工作經驗初步判定作業場所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效果是明顯實用,但不夠科學、全面,是現階段的權宜之計。
(七)監督檢測
是指政府出具檢測費用,用于對不明化學品的定性分析、專項監督或應急事件等,表面上是主動出擊,其實是被動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