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的含義
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職業病危害因素可以分為很多種,這些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如有機溶劑類毒物,鉛、錳等金屬毒物,粉塵等)、物理(如噪聲、高頻、微波、紫外線、X射線等)、生物(如炭疽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如不合適的生產布局、勞動制度等)。
職業病危害的預防措施
1.企業領導要加強對職業危害的重視。職業病的發生不象安全事故那么立竿見影,而是有一定的潛伏期。因此,往往不被重視,尤其不被現任領導重視。因為它一般不會對現任領導的承包指標構成威脅。但它對我們的職工健康時時都在威脅,對企業也是一個潛在的隱患。因此我們的企業領導應該樹立長遠的觀點,認識職業病的危害性。有關主管部門在考核企業領導的業績時是否也要把職業病的指標列入在內,現在有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目標責任制,那么為什么就不能有職業病目標責任制呢?只有主管部門加強考核、加強監督,企業領才能重視,只有領導重視了,問題方可順利解決。
2.提高職工的素質。目前一些存在有毒有害因素的企業,由于種種原因,職工的素質比較低,特別是那些工作環境比較臟、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比較高的崗位,大部分由臨時工或農民工來操作。在收取廉價勞動力的同時,也為企業的安全工作埋下了隱患。所以企業要想控制和減少職業病的發生,必須把好用人關。首先要對在崗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使其掌握一些常用化工原料的性狀和基本的防護知識;對一些重要崗位、危險崗位操作人員的學歷必須控制在高中或職高以上。現在全國普遍實行勞動預備役制度。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不能招聘,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崗。這不僅是為企業的未來著想,更是為企業職工的人身安全負責,為社會負責。
3. 改善職工的作業環境,加強衛生保健。企業除了要舍得在安全設施上投資,加強工藝改造,以減少跑、冒、滴、漏外,更應該注重職工的作業環境。比如通風、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這些必備的設施必須健全,還應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檢查結果通報本人,對一些有毒有害物質比較嚴重的崗位,操作工要實行“輪崗”,將受害程度降低到最低,以保證職工的健康。
4.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強監督機制。我國正在走向法治社會,要實行法治,首要一條要法律法規健全,做到有法可依。現有的法規對政府、企業、勞動者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權利和義務規定不完善,不具體,缺乏強制性規范,在法律效力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
另外,還要加強監督機制,對一些危險大戶的職業病狀況進行不定期抽查,就象環保部門一樣,抽查結果要與企業的效益、企業領導政績掛鉤,確實把職業病的問題擺到議事日程上來改變我國目前職業病嚴重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