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徐先生3年前曾出現輕微頭暈、耳鳴,當時并未在意,照常工作生活。可最近1年來,他發現這些癥狀越來越嚴重,聽力也慢慢下降。徐先生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自己患的是職業性噪聲聾。
原來徐先生的工作是一家水電企業的鏟磨工,每天都要在噪聲特別大的環境中待七八個小時,年復一年,一待就是30多年。
市紅會醫院職業病科專家胡祖應副主任醫師介紹,噪聲聾顧名思義是由于長期接觸噪聲而發生的一種進行性、感音性聽覺損傷。噪聲對聽力的損害早期改變表現在高頻下降,繼而才累及語言頻率,這也就是為什么早期的語言聽力未受累時,病人往往自己不能發覺。
據有關資料統計,噪聲聾是常見的職業病之一,比如鍋爐工、蒸汽錘工、鏟磨工、鍛工、鋼窗工、起重工、輪印工、織布工、司爐工、飛機駕駛員、火車司機等都是高發人群。經常戴耳機的電話員和無線電工作者有時亦會發生噪聲聾。噪聲聾導致的聽力下降跟噪聲的強度、接觸噪聲的時間、噪聲的頻率及頻譜、個體差異等因素都有關系。
目前對噪聲性聽力損傷仍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加強預防和采取聽力保護措施十分重要。胡醫師介紹了幾個預防措施,首先要控制噪聲源,這是最根本的降低噪聲措施。其次是健康監護,對噪聲環境下作業工人均應進行就業體檢,在職業檔案內建有聽力記錄,定期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噪聲敏感者和早期聽力損失者。此外,對有聽力障礙者,應列為職業禁忌癥。最后是個人聽力防護措施,在噪聲環境下作業的工人必須一進廠就有個人聽力防護,包括戴防聲耳塞、耳罩或防聲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