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發病與下列因素有關:
1.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越高,發病時間越短,病變越嚴重。
2.矽肺發生發及病變程度與肺內粉塵蓄積量有關。蓄積量主要取決于粉塵的濃度、分散度、接塵時間和防護措施。粉塵濃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塵工齡越長,防護措施差,吸入并蓄積在肺內的粉塵量越大,越易發生矽肺,病情越嚴重。
3.生產性環境中很少有單純石英粉塵存在,通常是多種粉塵存在。應考慮混合粉塵會有聯合作用。
4.工人的個體因素和健康狀況對塵肺發生也起一定作用。
既往患有肺結核、尤其是接塵期間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其它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者易患矽肺。
矽肺發病比較慢,接觸低濃度游離二氧化硅粉塵多在15~20年后發病。但發病后即使脫離粉塵作業,病變仍可繼續發展。少數由于持續吸入高濃度、搞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塵,經1~2年即發病者,稱為“速發型塵肺”。在脫離接塵作業若干年后診斷為矽肺,稱為“晚發型矽肺”。
病理生理
目前認為肺泡巨噬細胞在矽肺的發病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二氧化硅塵(矽塵)系如肺泡后被肺巨噬(塵細胞),含有矽塵的吞噬小體與溶酶體合并成次級溶酶體。石英表面的羥基與酶體膜的磷脂或蛋白質形成氫鍵,導致膜通透性的改變從而引起吞噬細胞溶酶崩解,水解酶釋放,細胞溶解、死亡、矽塵釋放,又可被其他巨噬細胞吞噬,如此反復進行。吞噬細胞崩解時釋放出致纖維化因子,激活成纖維細胞,導致膠原纖維增生。吞噬細胞崩解時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硅也可作為抗原,刺激免疫活性細胞,產生抗體,抗原抗體反應產生復合物和補體一起,沉積在膠原纖維上,使新形成的結締組織呈透明樣外觀。在矽結節的發展中,其周圍有較多的漿細胞。另外,當石英粉塵的劑量較大時,大量的石英粉塵也可吸附于巨噬細胞膜上,直接損傷細胞膜導致細胞的不可逆損傷。
病理:矽肺的基本病變是特征性病灶-矽結節的形成和彌漫性間質纖維化。塵細胞聚集在一起,周圍有成纖維細胞增生、網狀纖維出現、增粗、變性而成為膠原纖維,最后形成膠原結節,部分出現玻璃樣變。肉眼觀察肺臟多呈灰褐色。體積增大,硬度增加,彈性降低,觸之有砂粒感和硬皮感。肺切面可見大小不等的結節或硬塊,境界分明,質地較硬。鏡下矽結節位于支氣管和血管周圍,直徑為0.3-1.5mm。典型的矽結節為呈同心圓排列的玻璃樣變的膠原纖維。膠原纖維之間可有矽肺塵顆粒,矽塵隨組織液流向他處引起新的矽結節。所以脫離粉塵作業后,矽肺仍可繼續發展。隨著繼續暴露于游離矽塵,多個結節聚集成大結節,很多大結節融合成大的玻璃樣團塊,稱為進行性塊狀纖維化。
矽塵在泡被巨噬細胞吞噬后,經淋巴管可達肺門淋巴結。由于塵細胞的不斷沉積,造成淋巴管的阻塞及淋巴液淤滯并逆流至胸膜下淋巴管。從而使肺泡間隔和血管、支氣管周圍塵細胞聚集,發生結節性纖維化。纖維團塊的擠壓或收縮,使肺間質扭曲、變形,細小支氣管和毛系血管管腔狹窄而影響通氣和血流。
肺門淋巴結形成矽結節時,出現肺門淋巴結腫大、硬化,可寨淋巴結內或其周圍出現鈣鹽沉著,在X線胸片上出現透明樣變。胸膜纖維化引起胸膜增厚、粘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