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侵入人體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等途徑。生產條件下的化學物質,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侵入人體;而生活性中毒則以消化道進入為主。工業中毒時經消化道進入則是次要的。它往往是用被毒物污染的手取食或吸煙,或粘附于咽部的毒物經消化道進入腸胃的。生產中發生意外事故時,毒物有可能直接沖入口腔。
經呼吸道侵入
人體肺泡的表面積約90-160㎡,每天吸入空氣達12m?,重量約12kg。空氣在肺泡內的慢流速(接觸時間長)、肺泡內的豐富血流和薄的肺泡壁都有利于吸收,所以呼吸道是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最重要途徑。在生產環境中,即使空氣中有害物質含量較低,每天也將有一定量的毒物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
由于從鼻腔至肺泡整個呼吸道各部分的不同,對毒物的吸收程度也不同,表面積愈大,停留時間愈長,吸收量愈大。同時,氣態有毒物質與肺泡組織壁兩側分壓大小以及呼吸深度、速度、循環速度有關,而這些因素又與勞動強度有關。環境溫度、濕度、接觸毒物的條件(如同時有溶劑存在)也都影響吸收量。對于肺泡內的二氧化碳,可能對增加某些物質的溶解度有影響,從而促進毒物的吸收。
經皮膚侵入
有些毒物可通過無損皮膚和毛囊的皮脂被吸收。經表皮進入體內的毒物需要經過三種屏障。第一是皮膚的角質層,一般分子量大于300的物質,不易透過無損皮膚。第二是位于表皮角質層下面的連接角質層,其表皮細脆富有固醇磷脂,它能阻礙水溶性物質的通過,但不能阻礙脂溶性物質透過。毒物通過該屏障后即擴散,經乳頭毛細血管進入血液。第三是表皮與真皮連接處的基膜。脂溶性毒物經表皮吸收后,還需有水溶性,才能進一步擴散和吸收。所以水、脂都溶的物質(如苯胺)易被皮膚吸收。只脂溶而水溶極微的苯,經皮膚吸收量較少。與脂溶性物質共同存在的溶劑,對毒物的吸收影響不大。
毒物經皮膚進入毛囊后,可繞過表皮的屏障直接透過皮脂腺細胞和毛囊壁而進入真皮,再從下面向表皮擴散。但這個途徑不如經表皮吸收重要。電解質和某些重金屬,特別是汞在緊密接觸后可經過此途徑被吸收。操作中如被溶劑沾染皮膚,可促使毒物貼附于表皮和經毛囊而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