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診斷原則
1)腫瘤的診斷必須確實可靠:一般要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認,以免誤診。
2)職業性腫瘤的診斷范圍:只限于我國現行法定的職業性腫瘤。
3)明確的職業性致癌因素接觸史:有具體明確的工程、接觸物質、接觸方式及接觸時間等。盡可能獲得接觸濃度等有關資料以表示接觸水平。
2.職業腫瘤的預防
(1)對職業性致癌劑進行立法管理
由于職業性腫瘤的病因比較清楚,理論上講,防止人類接觸致癌劑是預防職業腫瘤的根本措施,但事實上是做不到的,當職業致癌劑一經識別和確認后,即應采取立法措施,進行管理。各國所采取的立法措施雖然有很大不同,但有以下趨向:
1)對某些致癌力強、生產上又能為其他化學物所替代的致癌劑,如能致膀胱癌的聯苯胺、2一萘胺等已分別在英國(1967)、聯邦德國(1975)、瑞典(1981)與芬蘭(1983)以法律形式宣告禁止生產與使用。我國也已停止生產聯苯胺。目前已有13個國家對26種職業致癌劑(如石棉、苯、氯甲甲醚等)進行程度不同的立法措施。
2)某些職業致癌劑在工農業生產上應用仍然很廣,且一時無法以其他化學物代替,則由立法規定降低工人接觸機會。苯即其中一例,在不少國家限止苯在溶劑中的含量,法國規定不超過0.2%,聯邦德國規定不超過1%,Et本規定不超過5%等。將確認的致癌因素的濃度或強度控制在接觸限值以下,也是降低工人接觸機會的一項措施。另外應加強與職業中毒相同的預防措施。
(2)新化學物質的檢出和識別
目前我國常用的化學物質約有1萬多種,還有新的化學物在不斷投放市場,不可能全部應用動物進行致癌鑒定試驗,應在其投放市場以前,用體外試驗過篩以觀察其誘變性。對產量很大、誘變性很強且從化學結構推測,致癌可能性很大的過去生產中常用的有毒物,假如尚無動物致癌實驗結果的,應組織有關科研單位進行。動物致癌實驗呈陽性的,應盡快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3)進行醫學監護
對接觸致癌劑者進行醫學監護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職業性腫瘤的重要預防措施。預防體格檢查要有針對性,如接觸苯者應首選血液作為重點檢查項目;接觸石棉、砷、氯甲醚、鉻酸鹽者,則首選肺部重點檢查。檢查手段應盡量采取方便易行、靈敏有效的方法等。
世界衛生組織總結了腫瘤早期征兆的特點,提出了一些參考警告,如在乳房、皮膚等處可觸及的硬結或硬變;疣或黑痣明顯變化,持續性消化不正常;持續性嘶啞,干咳及吞咽困難;月經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出血;鼻、耳、膀胱或腸道原因不明的出血;不愈的傷口;不消的腫脹;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等。這些在職業性腫瘤早期發現中均有重要參考意義。
(4)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主要為阻止致癌物誘發腫瘤,或使癌前期細胞逆轉為正常細胞。因而,防癌藥物本身應具有安全、無毒或副作用很小、效果好、價廉易得等特點。目前,這方面的研究較多,常見的有維生素A類衍生物、蛋白酶抑制劑、抗氧化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