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有害因素又稱生產性有害因素,可分為下列三類:
(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不斷變化)
1、化學因素
(1)有毒物質:如鉛、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藥等。
(2)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水泥塵、有機粉塵等。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和熱輻射、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
(3)噪聲、振動、超聲波、次聲等。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強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射線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醫務工作者接觸的傳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制度的不合理,如勞動時間過長、勞動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
2、勞動中的精神(心理)過度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安排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勞動者的生理狀況不相適應,或生產定額過高,或超負荷的加班加點等;
4、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由于光線不足而引起的視力緊張等;
5、不良體位:長時間處于某種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設備等。
(三)工作環境的有害因素
(與一般衛生條件和衛生技術設施不良有關)
1、生產場所設計不符合衛生要求或衛生標準,如廠房矮小、狹窄,車間布置不合理(有毒和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等;
2、缺乏必要的衛生工程技術設施,如沒有通風換氣或照明設備,或未加凈化而排放污水;缺乏防塵、防毒、防暑降溫、防噪聲等措施、設備或有而不完善、效果不好;
3、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太陽輻射
4、安全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方面有缺陷。
在實際的生產場所中,這些有害因素常不是單一存在的,往往同時存在著多種有害因素,這對勞動者的健康將產生聯合的、危害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