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硝酸與氮氧化物對工人健康的危害情況,我們于2004年3月對某化工廠進行了職業衛生學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以該廠長時間直接接觸硝酸與氮氧化物的操作工139名工人(男102人,女37人)為直接接觸組,年齡19~50(37.1±10.3)歲,工齡1~32(11.8±7.2)年;該廠短時間或間斷接觸該毒物的輔助工88人(男50人,女38人)為間接接觸組,年齡21~52(38.7±11.6)歲,工齡1~33(12.7±7.9)年;另選擇某事業單位非接觸該毒物的管理人員98人(男60人,女38人)作為對照組,年齡20~55(41.5±8.7)歲,工齡1~30(10.69±8.4)年。經統計學 分析,三組性別、年齡、工齡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現場職業衛生學調查 由專業人員深入生產車間詳細了解生產工藝流程、工作方式、主要生產原料、產品以及工人作息時間、生產環境及個人衛生防護情況等。氣體采集采用qz―3大氣采樣器,評價按照現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執行。
1.2.2 職業健康檢查 所有受檢者均詳細詢問和記錄職業史、既往病史和自覺癥狀,并進行內科、五官科、心電圖、b超、胸部透視,血、尿常規和肝功能丙氨酸轉氨酶(alt)等項目檢查。
1.2.3 診斷標準 (1)五官科由專科醫生對三組人員進行眼、鼻、咽喉、口腔等常規檢查。診斷依據參照實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學[1~3]標準執行。(2)心電圖檢查采用國產ecg―92c型心電圖測定儀,參照黃宛著《臨床心電圖學》診斷標準進行分析診斷[4]。
1.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職業衛生學調查 該廠屬于小型集體化工企業,主要產品為硝酸和硝酸鹽,職工總人數368人,有害因素為硝酸、氮氧化物和噪聲,接觸硝酸與氮氧化物的職工257人;車間工種有操作、質檢、分析、儀表、機修、電工、鉗工等;工人作息制度為三班倒,每班工作8h。廠方已對工人發放口罩、工作服、膠鞋等防護用品,并設置了一名職業衛生醫師主管工人職業衛生事項。因廠方保密,故產品工藝流程信息不詳。
2.2 作業場所有害因素測定結果 根據該廠生產的實際情況,選擇硝酸鉛車間離心崗位、除銅崗位、酸化崗位等3個主要的作業點進行氮氧化物測定,濃度均<0.016mg/m3,遠低于短時接觸容許濃度10mg/m3;測定時氣溫26℃,相對濕度80%,氣壓99.7kpa,風速0.4m/s。作業場所測定噪聲5個點,均未超標。硝酸未測定。
2.3 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2.3.1 癥狀、體征與心電圖改變情況 對139名直接接觸組、88名間接接觸組和98名對照組進行健康檢查。結果表明,兩組接觸人員頭暈頭痛、失眠、乏力、心悸、胸悶以及心電圖異常改變等均比對照組人員發生率高。
2.3.2 b超、實驗室檢查結果 直接接觸組、間接接觸組與對照組均做b超、透視、血尿常規和肝功能丙氨酸轉氨酶(alt)檢查,結果三組所發現的異常改變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3 透視檢查結果 三組人員均未發現異常結果。
2.3.4 五官科檢查結果 三組人員均進行五官科檢查,結果發現兩接觸組人員均以牙釉質缺損的發生率為最高,并高于對照組(p<0.01)。直接接觸組慢性結膜炎發生率明顯高于間接接觸組和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將兩接觸組人員合并為一組,觀察五官疾病的發生率與工齡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牙釉質缺損的發生率隨工齡的增加而增高(χ2=9.28,p<0.01),見表2。
表1 三組人員五官科檢查結果 略
表2 兩接觸組合并后五官疾患與工齡之間的關系 略
3 討論
硝酸和氮氧化物對人體的毒性作用,國內文獻早有報道[5,6]。硝酸屬強酸,硝酸霧可直接刺激腐蝕眼和呼吸道,引起急或慢性中毒。氮氧化物(除no2外)均不穩定,遇光、濕、熱變成no2和no,而no又變為no2。生產中接觸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2,系紅棕色氣體,較難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氣味。慢性no2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眼及上呼吸道慢性炎癥和牙齒酸蝕癥。本文調查中發現該廠氮氧化物的測定濃度低(測定值<0.016mg/m3),但工人反映車間的硝酸霧濃度較高,長期接觸該強酸性環境中的工人普遍存在神經衰弱癥狀,眼、口腔及上呼吸道刺激性癥狀。 直接接觸組慢性結膜炎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間接接觸組和對照組,這可能與工人配戴的防毒口罩不能保護眼睛有關。兩接觸組人員均以牙釉質缺損的發生率為最高,并高于對照組(p<0.01);將直接接觸組與間接接觸組合并分析也發現,隨著工人工齡的增加,牙釉質缺損的發生率逐漸增高。這與硝酸霧可直接刺激腐蝕牙釉質和no2滯留在牙齒釉面后溶于唾液形成硝酸的長期性刺激腐蝕有關。
本文中的透視檢查未發現陽性結果,這可能與工人經常配戴防毒口罩和透視診斷的陽性率低于x線攝片有關。我們今后還應加強氮氧化物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肺部病變的觀察,以進一步研究氮氧化物的毒害作用。
通過調查,我們建議該廠應加強車間內通風排毒設施,在操作崗位懸掛有毒有害警示牌;定期維護設備,避免有害氣體在空氣中的擴散,引起急、慢性中毒事故的發生;督促作業人員配戴防毒面具等防護用品,并加強營養,增加動物性食品和維生素b6的供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