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原因主要是:周某違反操作制度,誤將氫氰酸儲槽總考克開關打開,使大量氫氰酸外漏,現場又無隔離和良好的通排風措施,部分工人來不及逃離以致引起中毒。廠方應加強安全生產制度教育,對從事有毒作業的設備進行檢修應設相應的衛生防護設施,現場需要有專職的安全衛生監護,以防不測。
實例3 某鄉鎮企業化工廠苯海因工段在建設施工階段未經衛生部門預防性衛生審核,該廠生產設備也未經有關技術部門鑒定,就違反有關規定自行生產化工產品。1984年1月4日,該廠一車間在生產過程中滴加鹽酸量過大,速度較快,致使鍋內化學反應加劇,壓力急增,沖掉維持平衡的橡皮塞,鍋內化學料液沖出,氰化氫氣體大量迅速彌漫車間內。當時操作工顧雪英已是上班幾小時,在非常疲勞狀態下正好下梯到車間內測試PH值,不慎吸入車間內濃度極高的氰化氫,即刻倒地中毒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該廠為鄉鎮企業,在擴初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未進行預防性衛生審核,也未通過衛生監督部門進行驗收就匆匆投產,致使該項目在生產設計上和勞動衛生防護技術上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此外氫氰酸對人體的毒性極大,生產過程的衛生防護條件要求很嚴格,但該車間通風條件差,泄漏的氰化氫氣體不能及時有效地排出;同時該廠領導和職工無自我保護意識,對氫氰酸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作業現場對有毒物質的泄漏沒有裝置報警器,并要對工人加強教育,使其能識別氫氰酸的氣味,發覺有氫氰酸的氣味,并報警,就迅速撤離現場。
實例4 1987年3月4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某石油化工總廠化工二廠保全工在檢修AN裝置H-202泵時,吸入氰化氫,當時即感頭昏、乏力,離開現場時跌坐在地,即由他人送醫院救治。事故原因分析:缺乏安全操作規程,缺乏安全衛生意識和教育,未使用個人防護用具。
實例5 1992年7月13日上午10時,上海某化工總廠丙烯晴分廠三車間丙酮氰醇工段,1名操作工因過濾器低閥發生堵塞,就用蒸汽(低壓高溫)倒沖進行清洗。5分鐘后,過濾器玻璃視鏡出現裂縫,隨即噴出大量丙酮氰醇殘液。該工人吸入少許,以致引起急性輕度氰化物中毒。
事故原因:主要是操作工在設備檢修過程中,未佩戴個人防護面具而引起中毒。廠方應加強職業衛生知識宣傳,在易發生急性職業中毒的工段或崗位,作業工人應佩戴防護用品,并要建立專人巡視檢查制度。
實例6 1992年12月4日上午9時,上海某化工廠運輸部在裝卸丙酮氰醇化工原料時,由于有些桶損壞,發生液體滲漏現象,1名裝卸工未佩戴防護用品仍作業至中午12時,發生急性氰化物中毒。
分析原因:主要是該裝卸工不了解丙酮氰醇的毒性和防護知識,沒有佩戴個人防護面具而引起中毒。廠方應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并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