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公路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漢華在2013年全省公路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切實加強干線公路建設質量安全管理,打造放心工程,今年重點要推行“10+5”工作舉措,即“10項質量舉措”、“5項安全舉措”。
“10項質量舉措”包括“5項管理措施”和“5項技術措施”。“5項管理措施”即:強力推行首件工程認可制度,促進施工工藝標準化;實行關鍵工序開盤令制度,促進監理程序標準化;全面實行考勤機考勤制度,促進履約管理標準化;實行關鍵指標省級抽查制度,促進監管體系標準化;開展工程質量執法大行動,促進監管工作法制化。“5項技術措施”即:推廣路基檢測季節修正技術;推廣瀝青路面層間結合技術;推廣鉆孔樁保護層控制技術;推廣橋梁智能張拉壓漿技術;推廣拌合站場實時監控技術。“5項安全舉措”即:全面開展“平安工地”建設;推行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化;推行高危工程安全管理標準化;推行交通維護文明施工標準化;強化干線公路項目安保工程建設。
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夏濤結合多年干線公路建設管理經驗,在干線公路項目業主監理培訓班上對質量安全“10+5”工作舉措進行了解讀。
1、強力推行首件工程認可制度,促進施工工藝標準化
首件工程認可制是指對每一類單項工程,在開工前,從技術培訓、技術交底、材料進場、施工工藝、技術要求、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制定施工組織設計,按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工藝技術要求先完成樣品工程,隨后對樣品的各項質量指標進行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再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修改完善,然后正式批量生產。
2010年8月,省局發布了《湖南省干線公路建設實施“首件工程認可制”指導意見》(湘路工建〔2010〕241號)。制度推廣兩年多來,張家界、永州、郴州、衡陽等市認真組織實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還存在一部分項目管理人員根本不知道、一部分知道但未執行、一部分執行但流于形式等情況。
省局要求所有干線公路建設項目都必須實施首件工程認可制,監管部門應將該項工作納入對項目的考核評比中,業主單位應組織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按照省局《指導意見》切實認真做好該項工作。
2、實行關鍵工序開盤令制度,促進監理程序標準化
開盤令是指監理工程師簽發的同意開機攪拌(水泥混凝土、基層混合料、瀝青混合料)的工作指令。該指令簽發之前施工單位不得開機,擅自開機攪拌所生產的混凝土或混合料不得用于實體工程,由施工單位用于臨時工程或廢棄。
實行開盤令制度的關鍵工序包括隱蔽工程覆蓋、水泥混凝土澆筑、水泥混凝土攤鋪、瀝青混合料攤鋪、基層和底基層混合料鋪筑等永久工程實體成型工序。
推行關鍵工序開盤令制度,是為了解決關鍵工序施工現場監理失控問題,增強監理人員現場控制力,提升質量監理的操作性和有效性,促進監理程序標準化。
3、全面實行考勤機考勤制度,促進履約管理標準化
考勤機考勤是指對施工單位的關鍵人員(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檢工程師、試驗工程師、路基路面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專職安全員)和監理單位的關鍵人員(監理處長、專業監理工程師),采用考勤機進行考勤。推行考勤機考勤,是為了規范干線公路建設市場秩序,防止關鍵人員掛靠和重復任職等情況發生,確保人員履約到位,實現履約管理標準化、管理手段硬件化。
2011年11月,省局發布了《湖南省干線公路施工現場關鍵管理人員考勤機考勤實施辦法》(湘路工建〔2011〕380號),要求所有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全部實行該項制度,關鍵人員每日考勤兩次,月出勤天數不得少于22天,考勤機由市州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格型號,項目業主集中購置,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
4、實行關鍵指標省級抽查制度,促進監管體系標準化
關鍵指標省級抽查是指對于上一年度交工通車的公路工程項目,由省局組織檢測單位進行關鍵指標抽查。關鍵指標是指路面各結構層厚度、路面寬度、路基寬度、水泥路面面層強度、結構物尺寸、結構物混凝土強度、安保工程設施等重要指標。
對于省級抽查中發現的不合格工程,除返工處理外,還將層層追究市州質安監督機構、交工驗收檢測單位、項目業主、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或設計單位)的責任。
實行該項制度是為了強化各從業單位特別是監管單位的責任意識,通過省級行業監管相對較小的人力、物力、資金和時間的投入,使整個監管體系自動、協調、有序、高效、持續地運行起來。
5、開展工程質量執法大行動,促進監管工作法制化
針對部分從業單位違法違規、部分執法單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省局要求各市州交通運輸局開展工程質量執法大行動。
最重要、最常用的兩個法規,是國務院頒布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各市州交通運輸局(特別是分管領導和基建科)、各市州交通質安監督機構、各項目業主、各項目監理處、各施工單位都要組織學習和宣傳這兩個條例。
各市州交通運輸局、各市州交通質安監督機構要積極執法、主動執法、嚴格執法,頂住各種壓力,突破各種阻礙,實現主動執法處罰零的突破,并逐步實現行政執法處罰常態化。通過執法行動,促進質量監管法制化。
6、推廣路基檢測季節修正技術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均有規定,若在非不利季節測定彎沉時,應考慮季節影響系數,但目前我省干線公路建設中,彎沉檢測全部沒有使用季節修正系數,使得彎沉檢測不能反映路基路面真實質量情況。在沒有進一步科研成果的情況下,可按《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97版第8.0.9條條文說明附表的“瀝青”路面類型,區別不同“路基干濕類型”和“土質類型”進行選取季節系數,以2、3、4、5月為不利季節,12、1、6、7、8月為過渡季節,9、10、11月為干燥季節。
7、推廣瀝青路面層間結合技術
瀝青路面層間結合包括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的層間結合、基層與瀝青砼面層的層間結合。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的層間結合可以采用撒布水泥漿、流水作業兩層鋪壓一次成型、大厚度攤鋪大噸位碾壓、底層表面采用特制羊足碾碾壓、層間打毛等技術;基層與瀝青砼面層的層間結合關鍵是采用高滲透乳化瀝青或液體瀝青作做好透層。
8、推廣鉆孔樁保護層控制技術
橋梁鉆孔樁保護層厚度不足鋼筋裸露使得局部鋼筋不起作用,等效于無筋,危及橋梁安全。設計上應控制凈保護層不小于100mm,施工中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鋼管導控法”,確保保護層厚度。
9、推廣橋梁智能張拉壓漿技術
智能張拉是指不依靠人工手動控制,而利用計算機智能控制技術,通過儀器自動操作,完成鋼絞線的張拉施工并記錄施工控制數據。
大循環智能壓漿是指通過將出漿口連通到拌漿桶,讓漿液在后張預應力管道和拌漿桶中持續循環,將管道內的空氣和積水完全排出,保證管道所填充的漿液內沒有氣室,并且避免漿液被積水稀釋導致管道高端泌水。該項技術不僅僅起到監控效果,更重要的還在于它是一項根本性的工藝改進,可以真正解決壓漿不飽滿不密實這一老大難問題。
10、推廣拌合站場實時監控技術
通過傳感技術、移動通訊技術、互聯網應用等,把各拌和站生產的混凝土(瀝青混合料、基層混合料)每一盤生產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無線傳輸、存儲,為管理各方提供詳實有效的數據基礎,并利用信息手段進行統計分析,提供及時準確的質量數據跟蹤。若發現偏差,則進行糾偏,包括對人的操作行為糾偏和對機械設備糾偏。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杜絕偷工減料,及時處理設備故障,確保工程質量。
11、全面開展“平安工地”建設
在省廳的統一部署下,按照交通運輸部《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評價標準》的要求,深入開展“平安工地”建設。
12、推行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標準化
省局將制定《湖南省干線公路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設置規定》,各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要求設置安全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該項工作主要著眼于預防安全生產一般事故。
13、推行高危工程安全管理標準化
省局將制定《湖南省干線公路建設高危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規定》,隧道工程、爆破工程、高墩大跨徑橋梁工程、高填深挖及其防護工程等高危工程應按照統一要求進行安全管理。該項工作主要著眼于預防安全生產較大及以上事故,預防和杜絕群死群傷安全事故的發生。
14、推行交通維護文明施工標準化
為加強邊施工邊通車路段的交通維護和提升公路施工現場的文明形象,干線公路建設項目應按照《關于加強我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施工現場管理的規定》(湘路工建〔2012〕244號)的要求,推行交通維護文明施工標準化。該項工作主要著眼于在施工階段如何切實保障公眾利益和維護行業形象。
15、強化干線公路項目安保工程建設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落實交通安全設施與道路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省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安全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湘路工建〔2013〕40號),干線公路建設項目應從設計、實施、交工驗收等多方面入手,強化安保設施建設管理。
項目交工驗收之前,業主應書面提請市州公路管理局對安全設施進行專門檢查,如有達不到強制性條文要求或未按設計文件施工的情況,市州公路管理局應將情況書面告知業主和市州交通運輸局,并抄送省公路管理局。安全設施未通過市州公路管理局檢查的項目,業主不得進行交工驗收。
該項工作主要著眼于在運營階段保障公路用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