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廣大農村地區的道路交通條件日益改善,鄉村道路發展迅速,大部分地區已實現村村通公路。這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各種因素,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來突出,農村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并呈高發態勢,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與損害。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原因何在、如何進行有效治理,筆者就此作一簡要探討。
針對農村道路、農民群眾、農用車輛等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從警力缺乏和加快農村交通警務機制建立的矛盾點入手,不斷創新農村道路交通管理機制,以期減少交通事故,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一、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問題現狀
1、農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問題。其一,部分村民為了貪便宜、圖省事,不管車況好壞、證件是否齊全,不管車內人多人少,見車就坐,能擠就擠,能坐就坐,從不考慮安全問題,一旦遭遇車禍才感到后悔。其二,車主見利忘義,開無牌無證車、報廢車和禁止載客的車輛載客,為追求經濟利益,明知道自己駕駛的車輛性能很差也鋌而走險,明顯缺乏交通法規和安全意識。農民在生活條件尚未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根本不考慮參與道路交通活動的方式問題,。如:農村公路用作曬谷場、堆放場,公路沿線占道的現象相當普遍。
2、學生交通流產生的問題。農村教育體制改革村小集中到鄉鎮中心辦學,給學生交通出行帶來狀況令人堪憂。這樣一來,中、小學校,幼兒上學放學都需由機動車輛接送。但是,部分學生家長為了節省開支,臨時雇用部分面的車、二輪摩托車用來接送幼兒。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學生搭乘超載車、貨運機動車現象較為普遍。另外,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學生三五成群在公路上追逐玩耍,目中無車,臨車橫路,搭乘無牌車、超載車、貨運機動車。 3、部分貨運車輛違法載人現象屢禁不絕。偏遠鄉村二、三輪摩托車違法載客現象依然存在。輪摩托車一般不受路況的限制,駕駛人多為偏遠鄉村村民,平時忙完農活,擠出時間賺幾個零花錢,以補貼家用。而這些“三無”車輛由于車輛技術狀況差,駕駛人員素質低,承擔風險能力弱,一旦發生事故,賠償費用很難到位,給事故處理增加了很大難度。 4、占道亂堆亂放,違章作業現象難以取締。違法占道作業隱患多,特別是沿襲多年趕集習慣,一到趕集場日,各個村民畫地為牢、占道為市,不僅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不時釀成交通事故。另外,比如建房占用街道、公路有效路面堆放物料;利用路邊門面開辦汽車修理業務等,不僅影響了道路交通的暢通和車輛行駛安全,還不時引發交通事故。
二、影響農村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
1、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當前,雖然某些行政村已確立了交通安全員,但大都未建立健全農村墟日安全管理、交通事故責任檢查、交通安全定期檢查督促、交通安全工作例會等各項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或即使建立了部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但也未能落到實處,工作流于形式。
2、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經費難以保障。由于地方財政困難,農村交通安全協管、交通安全宣傳等管理經費不到位,交通安全管理各項措施難以落到實處。
3、交通安全宣傳不到位。一是交通安全宣傳工作未能形成社會各界齊抓共管的局面。長期以來交通安全宣傳工作仍靠公安交警單打獨斗,宣傳教育在人力、財力上受到諸多限制,導致宣傳教育工作只能顧點,難以及面。二是宣傳教育缺乏新穎性和豐富性。目前的宣傳教育工作所能借助的手段不多,主要還是掛橫幅、出板報、發資料等傳統手段。加上重點不突出,針對性不強,導致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得不到全面提高。
4、交通要素不符合交通安全標準。交通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與“人、車、路”等諸多要素有關。根據事故統計分析,駕駛員、車輛和道路原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分別約占71.6%、6.2%、0.16%。一是交通參與者的素質差。主要表現為:機動車駕駛員的駕駛技術差;沿線村民交通法規知識匱乏;安全意識差。交通行為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二是車輛多、流量大、車型雜、車況差。有汽車、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各種車型,可謂應有盡有,車型較雜。有不少二手車,還有拼裝車、報廢車,車況差。另外,農村公路多為四級和等外公路,彎道轉彎半徑小,線型設計不合理,通車視線不良,橋面窄、坡度大,平面交叉口多,路況差。
三、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對策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人、車、路、環境”諸多要素,要切實扭轉道路交通安全基礎薄弱、基層脆弱、管控軟弱的現狀,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整改。
1、確立政府主導地位,建立城鄉一體化的交通安全管理體制。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的大格局。首先,要確立政府主導,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要從縣到鄉到村,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縣級人民政府主導全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對交通安全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考核;鄉(鎮)、村組以塊為主,定人、定責、包村、包車、包路段,建立以農村鄉鎮村組、學校為主干的前沿陣地。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管理體制,要落實城鄉一體化的交通安全管理經費。按照“交通養路費返回一點,縣財政撥一點,鄉(鎮)補一點”的方式確保交通安全管理經費。鄉(鎮)主要領導親自抓鄉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時,把鄉村交通安全工作延伸到行政村,進一步發動農村自治力量,充分發揮農村村級組織的作用,使各項管理措施真正落實到基層。
2、改善路況,完善交通安全設施,提高行車舒適性。農村道路在新建、改建時必須認真落實交通安全基礎設施 <http://www.21its.com/NewPindao.aspx?ProductTypeID=2006062410571100596>“三同步”原則(即交通安全基礎設施 <http://www.21its.com/NewPindao.aspx?ProductTypeID=2006062410571100596>建設與道路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認真落實“誰牽頭、誰負責”的工作責任制,完善鄉村道路日常養護工作機制,加強鄉村道路日常養護,做到責任明確,設施齊全,養護規范,確保路況良好。對農村公路中的急彎、陡坡、視距不良、路側險要等危險路段進行改造,通過增設防撞護欄,增設標志牌,設置公路線形誘導標志等安全防護設施,提高公路行車的安全性。
3、推進農村客運優先戰略,優化車輛結構。采取優惠政策措施,構建“客運優先”體系,優先發展客運事業,提高客運車輛出行分擔率,既是解決農村出行難問題的關鍵之舉,又是保障農村交通安全有效途徑。實施大客運戰略,通過出臺扶持、優惠政策,大力推廣安全、經濟、實用、便捷的城鄉農村客運車,逐步建立起農村客運車“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有效機制,從而進一步優化農村道路上的車輛結構,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客運秩序,減少農村交通安全隱患。
4、進一步加強農村道路的執法管理。公安、交通、農機等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大農村道路的無牌無證、農用車、拖拉機載人、人貨混裝、違法占道等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從嚴查處各類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大力整治農村道路的行車秩序。組織專門力量,定期開展農村道路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落實各項整改措施,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5、深入農村宣傳,增強農民交通安全意識。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是做好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建立健全宣傳工作責任制,創新宣傳工作方式,提高宣傳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在宣傳方式上,要突出“以人為本”,生動活潑,講求實效。盡可能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通過舉辦圖片展、交通安全知識競賽、交通安全征文比賽、書畫比賽、小交警夏令營、播放光盤錄像等形式多樣、豐富生動的宣傳活動,不斷提高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總之,要保障農村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暢通,切實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離不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離不開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