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行車事故的多發季節。這和冬季氣候條件的變化以及運輸生產任務情況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分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不利因素:
第一、氣溫下降,寒冷對人們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于是,人們便加衣御寒。衣服加多了,手足的動作就不太靈活,這就會影響駕駛操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第二、下雪。下雪會降低路面的附著力,下雪比下雨更厲害,它會使附著力降低到難以料想的地步。特別是雪下有冰或有水時,路面摩擦系數及小,危險性也就更大。
第三、道路結冰積霜。冬天路面遇水即成冰,在冰道上行車,就象在冰上走路和騎自行車一樣,稍不留意,就會摔倒,行車時要特別注意。
第四、寒冷會影響車輛一些性能的變化。例如:擋風玻璃上易于遇氣成霜結冰,影響視線;潤滑油遇冷固化循環不暢;其它一些塑料、橡膠等部件容易變脆易裂,易斷;制動系統、油路、氣路系統易于凍結、阻塞;水箱容易結冰凍壞等等。這就增加了行車事故的隱患。
第五、冬季汽車啟動時,有些車輛需要加溫預熱。這又增加了火災的可能。
第六、冬季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穿著太厚,感覺遲鈍,反應不靈活,要特別小心。
第七、冬季進入年終階段,工作任務緊,壓力大,加之接近年關,駕駛員的公事、私事容易集中在一起。這無形中產生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迫使駕駛員提高車速,匆忙緊張,行車安全受到嚴重影響,潛伏著事故隱患。
第八、最危險的是路面附著力改變之后,駕駛員的操作反應方式一時間難于適應。已往的正常操作模式,會轉化成促使事故發生的因素。特別是制動方式使用不當,就會發生側滑、橫滑、擺尾、翻車等事故。
針對上述因素,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①對沒有“過冬”的駕駛人員應進行換季培訓,嚴格考核,方可上崗。
②在注意加衣御寒的同時,駕駛員冬季的穿著要特別注意,要考慮到各種操作反應的需要。另外,駕駛室內的東西不能放的太多,以免影響操作。
③雪地行車有一定的規律和技巧。為此,除嚴格遵守有關的道路安全行車規范之外,還要掌握在雪地和冰路上怎樣防滑;怎樣起步、會車、讓車、超車和停車;怎樣使用制動等。這方面有許多特別的知識和技術上的要求,應加以預防。
④掌握冬季氣候變化條件下,行人和車輛的行為規律。要善于了解行人的心理。另外,跟車要注意車距。
⑤加強車輛的保養和檢修,嚴格執行出車前、行駛中、回場后的“三查工作”,不開帶“病”車,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⑥在啟動車輛時,一定要按操作規程行事。在發動機溫度上升、機油壓力正常、底盤各摩擦機件正常潤滑后方可加速行駛。(如需要用明火烤油底時,要有防火措施,必須執行“一烤、二搖、三等待”等操作程序。)
⑦在工作任務重,思想壓力大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心理調適,實行“安全第一,速度第二”的原則。同時,要處理好單位工作任務與家庭事務的關系,還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