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產工藝裝置宜布置在露天或敞開的建(構)筑物內。
2.儲槽、塔器及其他設備的外殼,應有醒目的標志,儲槽編號、名稱、允許最小上空高度、允許最高溫度;塔器編號、名稱、允許最大壓力、溫度;設備編號、名稱。
3.各塔器、容器的對外連接管線,應設可靠的隔斷裝置。建(構)筑物內設備的放散管,應高出其建(構)筑物2m以上;室外設備的放散管,應高出本設備2m以上,且應高出相鄰有人操作的最高設備2m以上。放散管口應高出煤氣管道、設備和走臺4m,離地面不小于10m.廠房內或距廠房20m以內的煤氣管道和設備上的放散管,管口應高出房頂4m不應在廠房內或向廠房內放散煤氣。放散管口應采取防雨、防堵塞措施。放散管的閘閥前應裝有取樣管。
4.可燃氣體管線應設冷凝水排水器,放散管末端應設阻火器。
5.生產、儲存和裝卸甲類液體與可燃氣體的管線及設備,應設可靠接地裝 置,且管線至少兩端接地;直徑小于20m的儲槽,至少2處接地;大于20m的至少4處接地;僅為防靜電的接地,接地電阻一般不大于100
6.管式爐出現煤氣主管壓力降到500Pa以下,或主管壓力波動危及安全加熱;爐內火焰突然熄滅;煙筒(道)吸力下降,不能保證安全加熱爐管漏油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煤氣供應。
7.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管線不得穿過儀表室、變電所、配電室、辦公室和休息室,可燃氣體或甲、乙、丙類液體的管線,不宜地下敷設;需用管用溝敷設時,在管溝進出裝置和廠房處應隔斷。
8.腐蝕性介質的管道應敷設在管線帶的下部。蒸汽管與易燃物管道同向架設時,蒸汽管應架設在上方。輸送易凝、可燃液體的管道及閥門均應保溫,禁止使用明火烘烤。
9.甲、乙、丙類液體或有毒液體管道禁止采用填料補償裝置。閥門安裝位置不應妨礙本身的拆裝、檢修和生產操作,手輪距地面或操作平臺的高度宜為
1.2m。閥門的數量應保證每臺設備或機均能可靠地隔斷閥門應有開、關旋轉方向和開、關程度的指示,旋塞應有明顯的開、關方向標志。禁止用管道上的調節配件代替隔斷閥門,禁止以關閥門代替堵盲板。
10.禁止利用甲、乙、丙類液體及可燃氣體的管道作零線或接地線。
11.水、蒸汽、空氣等輔助管線與甲、乙、兩類液體或有毒液體、可燃氣體的設備、機械、管線連接時,若有發生倒流的可能,則應在輔助管線上安裝逆止閥。引入煤氣管道上的蒸汽吹掃管,使用后,必須嚴格與煤氣管道隔絕。
12.酸、堿、酚和易燃液體的輸送泵,應用機械密封;若用填料盒密封,應加保護罩。酸、堿、酚及高溫液體管道的法蘭應加保護罩,法蘭位置應盡量避開經常有人操作的地方。
13.污水總排出管應設水封井。全廠性下水道的干管、支干管,在各區(裝置區、儲槽區、輔助生產區)之間,應用水封井隔開;水封井之間管道長度不應超過300m。
14.甲、乙、丙類液體的地上、半地下儲槽或儲槽組應設置非燃燒材料的防火堤,防火堤內儲槽的布置不宜超過兩行但單槽容量不大于1000m3且閃點高于120℃的液體儲槽,可不超過四行;防火堤內有效容量不應小于最大槽的容量,但對于浮頂槽,可不小于最大儲槽容量的一半;防火堤內側基腳線至立式儲槽壁的距離,不應小于槽壁高的一半臥式儲槽至防火堤內側基腳線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防火堤的高度宜為1~1.6m,其實際高度應比按有效容積計算的高度高0.2m;沸溢性液體地上、半地下儲槽,每個儲槽應設一個防火堤或防火隔堤;含油污水排水管的防火堤處應有水封設施,雨水排水管應設閥門等封閉裝置。
15.酸、堿和甲、乙、丙類液體高位儲槽應設滿流槽或液位控制裝置。甲、乙類液體儲槽的注入管應有消除靜電的措施。濃硫酸儲槽頂部應設脫水器,或采用其他防水措施,槽底的吸出管應設兩道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