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一世紀安全管理舉措發展趨勢
(一)國外的安全管理形勢及相應舉措
美國安全衛生署為了防患于未然,特別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做到:設立一定的安全程序,確保主管人員識別現場可能面臨到的所有危險并制定可行的辦法:對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有妥善的安排,使他們盡量避免暴露于任何危害中;工具、設備和材料的選擇,必須適合從事的工作;業主更須確保所有人員,在從事工作前,都要獲得安全程序的訓練。
新西蘭結合有關政府機構、民間組織機構、社區和個人的活動,通過在所有場所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和促進安全環境活動,以改進國家職業健康安全工作。
職業安全民間服務機構是德國國家管理機構和工傷保險機構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種補充。他們在安全技術、勞動安全、防火、環保以及生產安全方面有很高的水平;精通安全法律、法規并隨時掌握著本業務范圍內法律法規的變化;有完善的服務方式,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提供咨詢,安排安全負責人,設計安全方案,編制數據保護檔案等,還常年跟蹤服務,使每一個客戶成為永久客戶。這些措施贏得了企業和管理部門的信賴。通過他們的工作,使所有被服務企業和單位事故減少,職業健康安全得到改善,員工勞動保護意識得到提高。 由以上各個國家的舉措,可以看出政府部門對職業健康安全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措施,對工傷及職業病加以防范,進行事先控制并提出未來規劃。
(二)二十一世紀的安全管理趨勢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立法將更為全面、通用和實用。
2.管理方法將強調隱患控制,強調安全系統的人、機、料、法、環等因素的協調控制,同時以安全文化的手段作為主要方法。
3.在管理理論上將體現為現代的科學管理,如安全系統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安全行為科學、安全法學、安全經濟學、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等。
4.在管理模式上將采用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環境、質量相結合的管理體系模式,這對于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著重要的作用。另外,從國家大安全模式上將展現為國家、社會、企業、個人安全目標相結合,從而更有效的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二、我國油田建設安全管理現狀
隨著我國在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條例及安全技術標準、規范的實施,標志著我國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已走向法制化、科學化的正軌,然而油田建設工作中安全事故仍頻頻發生,原因主要集中在:多數油田地處自然條件惡劣的環境,生活條件艱苦:油田建設又綜合了石油開發和建筑業兩大行業的特點;油田建設人員流動分散,工種繁多,作業地點變換不固定,不但具有建筑業各類危害安全因素還同時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油田常見危害安全因素;施工組織機構和隸屬關系復雜,承包和用工形式多樣;大量農民工進入油田建設市場;各種所有制的施工作業隊伍條件不一致,市場競爭不規范,不平等、低價招標等等均是安全管理的重大障礙。另外,我國現有的專門安全監督檢查機構只有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下設的安全監督檢查機構。而這些機構只能實施宏觀監督、重點監督與抽查。
三、政府、建設單位、社會監理及施工企業的應對方法
(一)政府機構應對策略
從政府機構來看,需要強化法律觀念,轉變思想,積極推進監督工作改革,強化安全管理監督程序,配備充足的思想覺悟高,懂各行安全管理技術的專業安全監督師。同時,應按照國家和地方現行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件》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完善創新油田建設工程安全工作的機制。 各地各行業安全監督機構的職責應從“服務型”向“執法型”轉變。通過對各方責任主體行為的執法檢查,迫使各方責任主體自覺規范約束自身行為。
在監督內容上要首先核查參與油田建設的各方安全生產行為,其次才是檢查油田建設工程的實體安全及現場執行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實際情況。
在人員配備上要建立安全監督師制度,把握隊伍入口關。積極探索對監督者的監督制約機制,杜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
(二)建設單位策略
當前我國石油行業普遍推行了HSE管理體系(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給油田建設的安全管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建設單位應在發包工程中,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實行招投標制度,把工程擇優發包給具有合法的營業執照和相應專業資質的承包商。
建設單位應按國家規定將安全管理和安全措施的費用足額支付給承建單位。
建設單位要重視加強對參與油田建設的承建商安全管理體系的審核,促使其能有效運行。
建設單位要充分發揮監理的安全管理作用,在委托監理工作的同時,重點委托安全監理工作。
(三)社會監理策略
在油田建設中,建設單位應根據油田建設中各類工程的特點和實際,委托監理公司進行安全監理。強化監理的作用,監理單位不但要做好工程建設中的進度,質量,投資“三大控制”,更要做好施工安全控制,通過增設安全監理師等方式,將安全監理專業化,實現及時監督,追蹤整個施工過程,達到強化安全管理的目的。
(四)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的新理念
1.強化企業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因此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是改善人的行為方式,這就要從安全文化入手。
首先建立安全環境文化管理體系。在工程開工伊始,項目部就應提出安全生產“無重傷、無死亡、無坍塌、無中毒、無火災、無大的機械事故”的目標。與此同時,成立安全生產領導機構,并設置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將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嚴格抓好油田建設隊伍的管理,組織其建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制定有關的責任制度、教育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檢查制度、獎罰制度等一整套現場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并與各參建單位簽訂責任書,落實安全管理考核指標,在合同上明確安全生產施工的具體責任和嚴格的獎懲條款。
其次,加大安全物質文化投入。為了控制好施工環境的安全因素,嚴格按照施工總平面布置的要求,配備、檢查、管理各項施工設施。
再者,在安全行為文化上做到全面防御,重點監控,統一思想,加強教育。
(1)學習安全生產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各項安全操作規程;認真落實各項專業安全技術交底;所有特殊工種(架子工電工、電梯工、焊工起重工等)必須進行專業培訓,并持有專業主管部門簽發的上崗合格證。
(2)落實有針對性的各類專項防范措施,下大力氣解決存在的薄弱環節,嚴防高處墜落,對于高支模、深基坑、大型機械設備、大負荷用電設施等部位,定期監測,專人負責;對于高溫、大風、易燃易爆、沙塵暴、冰凍低溫等惡劣施工環境,制定周密應急預案,管理到位,落實到人。
(3)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各類職業健康安全活動。采取懸掛標語橫幅、廣泛進行宣傳教育,組織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安全大檢查及專項安全檢查,將安全生產意識,貫徹到每個員工日常的施工作業中。
2.加強技術人員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
從施工企業現有的管理體制上來看,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不可能對施工現場每個專業的施工、每道施工工序都完全介入和監督;從工程技術人員的業務范圍上來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同安全管理業務有完全的融合性。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技術人員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通過優化施工計劃和施工技術方案確保技術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
(2)加強對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力度,工程技術人員,要經常深入施工現場進行指導,并結合現場實際,及時調整有關安全技術措施。在工序交接時,考慮增加安全施工交接一項,工序交接應報請有關安全管理人員和安全監理人員參加。
(3)對易發生安全事故的特種設備、特殊場所和特殊施工工序,除安全管理部門的綜合性檢查外,應組織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專業性安全檢查。
3.落實對分包方的安全管理責任
總承包方在與分包商簽訂分包合同及施工管理過程中應要求分包商;
(1)與總承建商合作,遵從健康及安全職責。
(2)向總承建商及時提供有關可能影響工地工人的健康及安全的資料,而此資料可能須對工地安全計劃做出修訂。
(3)遵從總承建商在健康與安全問題方面的規定和要求。
(4)遵守項目安全計劃。
(5)向總承建商提供所屬分包商雇員發生的意外、受傷或危險的詳情。 4.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引入
管理信息系統(MIS)主要包括對信息的收集、錄入,信息的存貯,信息的傳輸,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輸出(含住處的反饋)五種工能。它是根據危險辨識和系統安全分析的結果,把主要的潛在事故隱患作為檢查和控制的對象,并繪制成各類標準安全檢查表。
在危險源辨識中應掌握:生產設備安全水平,設計缺陷及作業環境缺陷;人機匹配問題;事故嚴重度和發生概率;事故可能發生的模式及波及范圍預測。另外輔以系統安全分析方法,即可找出各種潛在的事故隱患,從而為安全檢查表的制訂和隱患的整改工作打下基礎。 安全檢查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成敗之關鍵。安全檢查表依據從危險源辨識系統安全分析(主要是事故樹分析)得到的事故隱患檔案確定。
隱患整改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最后實施體現,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實施隱患整改創造條件,而隱患整改才是系統起作用的極為重要的手段。
5.OHSAS標準在建筑安全管理體制中的應用 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企業必須從實際出發,確定危險源和相關因素,找出本企業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重要環節等,制訂相應的有效的管理體系文件對其進行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的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的控制,要通過強化監控手段來實現。一是加強以可能預見的“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的控制,二是有制定不可預見“潛在的事故和緊急情況”的對策。
再者,“監測和測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有關安全的機械設備、設施等“硬件”的監測和測量:二是對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實施過程“軟件”的[FS:PAGE]監測和測量。這兩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四、結論 本文通過對國外安全管理方面的管理經驗的借鑒,結合目前我國油田建設安全管理的形勢,從三個方面提出在政府監察監督、建設單位行為規范和重視參與安全管理、社會監理及施工企業自我完善中如何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做法,這些將有待于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實踐中加以歷練,以求不斷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