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庫區防火防爆
1. 高壓線路旁建加油站、油庫,安全距離不夠
安全性評價中,在高壓線路下興建加油站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在10kV高壓線路旁兩側建兩座加油站,安全距離明顯不夠,有的加油站的加油泵與18m桿10kV高壓線路水平距離僅有8m,遠遠達不到2001年修訂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l6—1987)和《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規定的標準。有的加油站地面上擺放著4個50t汽油罐,圍墻外就是380V線路。
為此建議:應根據《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第10.0.7條規定:配電線路與甲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廠房、甲類物品庫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場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氣)體貯罐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桿塔高度的1.5倍。這是為了防止倒桿、斷線造成的災難性事故。統計數據表明,這類事故已經發生過多次,汽油是最常用的易燃液體,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的警惕。某10kV線路,因單相導線斷線落地,引發水泥地面下煤氣管道燒穿起火,大火燒至幾層樓高,幸虧得以及時控制和撲救,才避免釀成災難性后果。線路與加油站的防火間距不夠,會引發大火甚至爆炸。
這些新建的加油站,也可能有不太熟悉規程的市政、消防主管部門作了審核批準,由于線路建在先,客觀上已經構成潛在危險因素,我們仍然要把它們作為重大隱患對待,聯系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妥善協商認真加以解決,對防火間距不符合規定的,要通過法律手段,采取強硬改進措施,防止引發重大特大事故。建筑設計是工程建設的源頭,針對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只有在建筑設計時同時考慮,防火間距、防火分區、建筑結構耐火性能、建筑內部安全疏散、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等才可能在施工預算、施工安裝中得到落實,因此,設計階段是保證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關鍵環節。《安全生產法》第85條規定:可責令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的生產經營單位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2. 油庫區與生產建筑物距離太近
抽查一些單位,油罐區建好后,由于生產和各種原因需要在油罐區附近加建了倉庫、辦公樓和檢修工棚,新建筑物和油罐區的防火間距遠超出原設計標準,不符合安全要求。
為此建議:在防火通道、防火間距內新建的建筑物應考慮安全優先原則,如加建的倉庫、辦公樓、檢修工棚確在設計藍圖的防火間距之內,應安排拆除。發電廠的油庫、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倉庫等,這些場所具有很大的火災危險性,在發電廠中所處的位置相當重要,如果附近的建筑物位置設置不當,一旦發生火災,將影響周圍建筑和場所,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油庫區的火災特點主要有;
(1) 燃燒速度快,影響范圍大。如:某廠的煤油儲罐,由于罐地板爆裂,致使煤油大量溢出燃燒,烈火燎烤相鄰油罐,很快引燃相鄰6個油罐,其中有一個油罐的罐蓋飛落到45m遠處,又引燃另一組儲罐發生火災,共燒毀油罐29個,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2) 儲罐先爆炸后燃燒,燃燒能量大。
(3) 燃燒火焰溫度高,輻射強度大,撲救難度大。石油產品燃燒火焰溫度一般為900~1200℃,這種輻射熱,對周圍空氣和建筑物的輻射影響,在等距離范圍內,下風方向的溫度約為上風方向溫度的2~3倍。輻射熱強度高、燃燒范圍如此之大,給火災撲救造成很大困難。
因此,油庫區與生產建筑物距離太近不能視為一件小事。
3. 油庫區內沒有使用防爆型電器
一些單位油庫區內的開關、控制室的電氣設備不是防爆型。油泵房內照明開關、排風扇都是普通型的,這些也都不符合防火防爆的有關規定。現場檢查在油區值班室發現有電熱絲電爐金屬手電筒,油區內一個外包施工單位的臨時動力電源,采用普通型刀閘開關、電線,既無足夠可靠絕緣又不防爆,是違反《安規》規定的。
為此建議:按照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1992)和公安部《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1990年發布)要求,在油庫區內使用的電氣設施、工具等必須是防爆型的,避免火花的出現,以確保安全。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場所的所有機動車輛,必須安裝防火罩,電瓶車、鏟車也必須裝有防止火花濺出的安全裝置或是防爆型的,嚴格禁止人員攜帶火種進入上述場所。
油庫區具有極高的火災和爆炸危險性。分析表明,除設備缺陷、安裝不當等設計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在運行中設備電流的熱效應和電火花或電弧是引起火災和爆炸最為多見的原因。當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遭到破壞時,發熱量增加,溫度升高,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引起火災。短路、過載、接觸不良、鐵芯發熱、散熱不良以及漏電等都可能引起電氣設備過度發熱,產生危險的溫度。電火花是電極間的擊穿放電,電弧是大量的火花匯集成的。一般電火花的溫度很高,特別是電弧,溫度可高達3000—6000℃,因此,電火花和電弧不僅能引起可燃物燃燒,還可能使金屬熔化、飛濺,構成危險的火源。在有爆炸危險的場所,電火花和電弧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因素。
油庫區內,對原來不是防爆型的照明系統應進行改造。夜間巡查設備需帶手電筒時,按照《安規》規定,油區內禁止使用金屬電筒,用手電筒照明時應使用塑料電筒。
根據油區特點,電氣防火防爆所采取的基本措施應包括:
(1) 正確選用電氣設備。具有爆炸危險場所應按規范選擇防爆電氣設備。
(2) 按規范選擇合理的安裝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間距。
(3) 加強維護保養檢修,保持電氣設備正常運行:包括保持電氣設備的電壓、電流、溫升等參數不超過允許值,保持電氣設備足夠的絕緣能力,保持電氣連接良好等。
(4) 通風:在爆炸危險場所,如有良好的通風裝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
(5) 接地:爆炸危險場所的接地(或接零),較一般場所要求高,必須按規定接地。
4. 儲油庫的防雷設施缺乏定期檢查
一些單位油庫區內的避雷針接地網部分,由于長期沒有檢查,地下深埋部分有沒有銹蝕、折斷或開焊目前尚不清楚,有些電廠的接地電阻,自投產10多年來從未進行過開挖檢查和測量,也沒有任何檢查記錄。如有開斷,雷擊時在避雷針處會產生高電位,后果嚴重。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如果發生斷裂、松脫,就影響雷電通路;接地電阻增大,影響雷電流散,在雷雨季節就易受雷擊,引起著火爆炸事故。
為此建議:應《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 596—1996)的規定,定期檢查貯油罐的防雷設施和接地裝置。獨立的貯油罐、易燃易爆氣體貯罐及其管道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30W,定期對接地電阻的測量不超過6年。對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的連接情況檢查不超過3年,不應有開斷、松脫或嚴重腐蝕等現象。實際上,許多發電廠對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的連接情況越來越重視,一般定為一年一檢。
在直擊雷、感應雷、球形雷三種雷電形式中,最常見的是直擊雷和感應雷。直擊雷就是直接打擊到物體上的雷電,感應雷即通過雷擊目標旁邊的金屬物等導電體感應,間接打擊到物體上,球形雷則像火球一樣,會飄進室內。大型建筑都要安裝避雷針,主要是預防直擊雷和感應雷。2002年5月19日,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某公司一個甲烷罐頂部被雷電擊中,罐蓋當場被炸飛50m,隨即燒起10m多高的沖天大火。隨后消防部門共派出34輛消防車和化工救援車,近300名工作人員前往撲救,4h后才將大火撲滅。經濟損失嚴重。
金屬油罐的防雷措施,因為金屬油罐本身就有著良好的屏蔽性能,只要油罐頂板有足夠的厚度,利用自身的保護是可以滿足要求的。當油罐頂板厚度大于3.5mm且裝有呼吸閥時,可不設防雷裝置。但油罐體要求有良好的接地,接地點不少于兩處,間距不大于30m。當罐頂板厚度小于3.5mm時,雖裝有呼吸閥,也就要在罐頂裝設避雷針,且避雷針與呼吸閥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保護范圍高出呼吸閥不應小于2m。
防雷裝置承受雷擊時,其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都呈現很高的沖擊電壓,可能擊穿與鄰近導體之間的絕緣,發生劇烈的放電,這叫反擊。由于反擊,可能釀成火災或爆炸事故,也可能引起人身事故。為了防止反擊,必須保證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與鄰近的導體之間有足夠的安全距離(5~10cm)。為了防止跨步電壓傷人,接地裝置距建筑物的出人口和人行道的距離不應小于3m。
5. 防火堤上的孔洞和裂縫未及時封堵
一些單位因檢修油管、水管、消防管等在防火堤上挖洞、開孔后,工作完畢沒有及時封堵,防火堤或圍堰是阻止著火油品外溢,縮小災害范圍和回收部分跑冒油品的有效設施。如果發生坍塌、孔洞和裂縫,都會對安全構成威脅。為此建議:應根據《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1993)的規定,防火堤應保持堅實完整,不得挖洞、開孔,如工作需要在防火堤挖洞、開孔,應采取臨時安全措施,并辦理批準手續。在工作完畢后及時修復。防火堤內所構成的空間容積,是以不小于堤內地上油罐總儲量的1/2,且不小于最大油罐的地上部分儲量而設計的,因此,在防火堤上挖洞、開孔會降低安全水平。
油罐區內除檢查防火堤無裂縫、坍塌和雜草,預留孔密封良好,排水孔不堵塞外,還應注意以下要點的安全監督:
(1) 地坪安好無裂縫、無枯枝、干草,無可燃物料。
(2) 水封井和排水閥不滲不漏,及時發現和排除浮油并查明來源,排水閥開關靈活,防凍措施到位。
(3) 消防通道路面良好、暢通,靠罐一側無高大喬木,不影響消防作業,路邊溝道無淤塞。
(4) 貯罐基礎無不均勻下沉,護坡完整無油品滲出。
(5) 罐體無超標變形、變薄,無漏洞,按期檢驗、焊縫良好。
(6) 附件齊全好用。
(7) 防腐保溫完好。
(8) 防雷接地完好。
(9) 監控儀表靈敏好用。
二、制氫站的安全
1.制氫站內工作時, 防火防爆措施不落實
一些發電廠的制氫站,在制氫設備旁放置了近20瓶高壓氮氣瓶,這些高壓氣瓶,氮氣本身并不對氫氣構成威脅,但氣瓶內的高壓力和氣瓶使用時的金屬碰撞產生的火花嚴重危及制氫設備的安全運行。氫氣站內進行設備維修時,對作業人員的工作服沒有特別要求,工作人員也沒有使用銅制扳手或涂抹黃油,氫氣站大門使用鋼鐵大門等。制氫站大門及四周也沒有嚴禁煙火的警示和動火作業要求。
為此建議:應根據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1987)、《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GB4962—1985)和《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1993)進行整改。制氫站,按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劃分為甲類,說明火災危險性極高。氫氣的爆炸極限是4.0%~75.6%(體積濃度),說明氫氣在空氣中的體積濃度在4.0%~75.6%之間時,遇火源就會爆炸;由于氫氣所具有的物理化學性質,制氫站成了氫冷式火電廠的一個特殊危險源。加強制氫設備的安全管理,不僅是其本身安全運行的需要,也是發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需要。因此,制氫站內的電氣設備,包括配線和接地應符合國家《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的規定。氫氣系統運行時,不準敲擊,不準帶壓維修和緊固。當發生氫氣泄漏時,應立即切斷氣源,加強通風,不得進行可能發生火花的一切操作。制氫站10m范圍內,嚴禁明火,不應有易燃易爆設備。不得攜帶火種進入制氫站內,工作時,應選用銅質工具,穿棉質工作服和防靜電鞋。氫氣系統動火作業時,必須保證系統內部和動火作業區域氫氣的最高含量不超過0.4%。制氫站內應配備干粉、1211或CO2滅火器。總之,制氫站的防火防爆工作必須慎之又慎。
2. 儲氫罐未納入壓力容器定期檢驗
制氫站內的儲氫罐,許多單位都忽視了進行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有些單位投產十多年來一直未進行過定期檢驗。作為承壓容器,也找不到相應的定期檢查記錄和圖紙。一些放在制氫站內作置換用的高壓氮氣瓶,承壓150kg/cm2,瓶上定檢鋼印顯示屬于嚴重超期。
為此建議:儲氫罐應按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3年6月1日實施)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2000年10月1日實施)的規定進行定期檢驗。焊縫不合格的必須及時處理并經檢驗合格后方準使用。因設備存在缺陷降壓使用的儲氫罐,事先應經過強度計算,確保在規定的安全定值范圍內運行。投產后一直未按壓力容器要求進行過定期檢驗的儲氫罐應及時安排作全面檢驗,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