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城市燃氣事業發展迅速,城市燃氣得到快速的普及,城市燃氣的使用量大幅增長。這一方面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減少了環境污染;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燃氣事故的發生也給居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成為燃氣行業關注的熱點。
城市燃氣如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操作規程運行,在通常情況下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各類城市燃氣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在外界條件異常、人為疏忽或故意破壞等情況下出現的,如地震、雷擊等不可抗力導致的燃氣儲存、輸配系統的泄漏、爆炸;設備設施缺乏養護而失靈、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所造成的燃氣安全事故;以及各類人為破壞燃氣基礎設施而引發的燃氣安全事故。
一、燃氣安全事故實例
2015年2月3日北京市海淀區一戶居民家中發生燃氣爆炸,該住戶家中窗戶被震碎,廚房部分墻體破裂,所幸這次意外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原因是事主蒸煮食物時忘記關火。水從鍋里溢出來后,導致燃氣泄漏。當事主在洗手間打開水龍頭熱水器啟動引發爆炸。
2015年7月20日,蘭州大學醫學校區南校區院內,發生一起氣體爆燃事故。共有31人受輕傷。事故原因系施工方在實施拆除作業過程中,損壞了已被封堵的人工煤氣時代的DN80鋼質輸氣管道,造成天然氣泄漏,導致爆燃。
2015年11月17日,大連市西崗區一戶居民家中,因燒水撲滅煤氣,一對八旬老夫妻被發現熏死家中。居稱,此前老人家中曾發生燒水撲滅煤氣的情況,另外老人家中也沒有煤氣報警器。據了解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該市一社區發生3起煤氣中毒事故,造成6死3傷的嚴重后果,而三起事故均為使用煤氣不當所致。
所有這些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也給社會的公共安全與穩定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得不引起各級管理層和用戶自己高度重視城市燃氣安全管理和使用的重要性。
二、事故原因分析
2.1燃氣用具前無回火安全防爆裝置目前我國城市管道燃氣及包括液化石油氣罐在內的所有民用燃氣管路中沒有回火安全防爆阻火器。目前國外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為了燃氣設備和人員的絕對安全,都生產和使用各類工業和民用阻火器,值得我國燃氣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借鑒。
2.2管道燃氣
采用管道方式供氣的主要氣源是天然氣、煤氣。這種方式供氣設備通常由管道、門站、高壓站、調壓裝置及管道上的附屬設備組成管網體系。由于管道屬隱蔽工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面的下陷、管道的老化及其他不可預見等原因都可造成空氣進入管內,載體介質本身易燃易爆,并處于一定的壓力狀態,因此具有較大的火災危險性。我國每年發生的管道燃氣爆炸事故較為頻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管道設備老化、腐蝕嚴重。部分管道使用幾十年從未進行檢測維修,其安全可靠性無法確定。許多城市的燃氣管網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局部管道位置發生了變化,道路拓寬等原因使燃氣管道置于車道下面,極易造成管道受壓損壞,發生燃氣泄漏。另外由于閥門、法蘭連接不嚴也會導致介質泄漏。
(2)載體設備上的泄壓裝置、防爆片、防爆膜等不起作用,危險區域的電氣設備不防爆,無防雷、防靜電或雖有但不起作用。
(3)安全責任和管理措施不落實,安全組織和規章制度不落實,違反操作規程等。
2.3人為因素
(1)粗心大意,在人員長時間離開廚房時忘記關閉閥門或關閥不嚴導致大量燃氣泄漏。
(2)犯操作錯誤,習慣于"以氣等火",不遵守"以火等氣";導致在點火前漏出燃氣。
(3)管理不嚴,違章儲存,使用不當。尤其是一些餐飲性經營場所。
(4)從事燃氣經營的作業人員專業素質不高。有些人員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或沒有定期培訓。燃氣消防安全知識知之甚少,沒有能力發現安全隱患甚至違章操作。
三、城市燃氣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為了避免燃氣閃爆事故的發生,提醒廣大用戶:
1、選用燃氣灶具時應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帶有熄火保護裝置的燃氣灶具,并且在使用天然氣的房間應設置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同時安裝事故通風機與報警裝置聯動。當燃氣灶具長時間不使用時,關閉燃氣閥門。
2、進出建筑物的燃氣管道的進出口處、室外的屋面管、立管、放散管、引入管和燃氣設備等處均應有防雷、防靜電接地設施。
3、使用天然氣時要有人看管,燒水、煮奶、煮粥時器皿不要裝得太滿,以防溢出將爐火澆滅發生漏氣。長時間使用燃氣,易使室內氧氣不足,應保持室內通風良好。
4、膠管長期使用易發生老化現象,建議用戶定期更換,并用卡具將膠管固定好。
5、不要在裝有燃氣設施的室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更不能存有第二火源;不要在燃氣設施上捆綁、懸掛和存放物品。
6、在進行室內裝修時,不要自行移動燃氣設施,否則會破壞原有燃氣設施的氣密性;也不要將燃氣表、燃氣管道、燃氣閥門密封起來,以免埋下安全隱患,若需移改,可以找燃氣公司來施工。
7、為了便于識別天然氣泄漏,燃氣中添加了臭味劑,燃氣泄漏后會有一種臭雞蛋味道,用戶如在家中聞到這種氣味,很可能出現了天然氣泄漏,此時千萬不要操作家里的電器開關和撥打電話,不能動用明火,要及時關閉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并迅速離開現場報修。
很多時候災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往往由于人們的一時的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只要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這些小的細節,就能夠及時避免危險的發生。